西安城牆
陝西省西安市城牆是明朝洪武三年到洪武十一年(公元1370-1378年),在唐代和元代城牆基礎上擴建的。平面呈長方形,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周長約13.7公裡。城牆外有寬20米、深10米的護城河。牆面用青磚包砌,厚重堅實,東西南北四面均開設城門。城門上建有城樓、箭樓、閘樓、巍峨凌空,氣勢宏偉。城樓與箭樓之間有甕城。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樓。這是我國現存唯一完整的古代大型城垣,現已將城牆辟為環城公園。南京城牆始建於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建成於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城牆內側周長33公裡,現存21公裡,高14-18米,上寬8-12米,磚石結構。有13座城門,現存4座。城牆與水道相通處設有水門、水閘或涵洞。城牆上建有垛口13616個。南京城牆的規模,堪稱世界第一。荊州城牆
即湖北省荊州古城城牆,據傳為三國時關羽守荊州時所築。原為土城牆,南宋改建為磚牆。現城牆為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所重建。城牆整體形狀呈不規則橢圓形,城牆高8.83米,底部寬10米,周長11.3公裡,底部為大條石、糯米石灰漿灌縫堆砌而成,城牆、城門、堞垛等,現在都保存較好,古色古香,呈游龍之勢。襄陽城牆
位於湖北小襄陽縣。原城牆在元末被毀,現城牆為明初重建。城高8米,周長6公裡,四面六門,四角都有角樓。登小北門城樓可北眺漢水南望峴山,憑吊古戰常興城城牆
即寧遠衛城城牆,位於遼寧興城。城牆保存完好,屬明代建築,南北和東西各長800多米,高10米,上寬4.5米,現存西、南兩座城門樓。城牆內至今還有許多明清時的鋪面和街道,整個城市像一座明代建築博物館。平遙城牆
建於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位於山西省平遙縣。周長6公裡,高8-10米,底寬8-12米,頂寬3-6米,牆身素土夯築,外壁城磚,白灰包砌。環城辟城門6道,門外築甕城。平遙城牆馬面多,造型美觀,防御設施齊備,為中國歷代築城之僅有,並以築城手法古拙著稱於世。現北、東、南三面城牆及東西隅的魁星樓,經修整而更加完好。北京城牆
北京的城牆現在還有幾處遺存:
1. 東南角樓附近城牆:位於崇文區崇文門以東到東便門一帶有一段保存最完整,且長度最長的北京內城城牆,外加一處箭樓——內城東南角樓。
2. 西南城角附近城牆:位於西城區西二環西便門橋附近,是北京最早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城牆遺址,裡面有一座“八瞪眼”箭樓。
3. 德勝門箭樓:位於西城區北二環德勝門橋北。
4. 正陽門城樓及箭樓:正陽門俗稱前門,是北京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門,位於天安門南側。以前的北京城門包括:城樓、箭樓、甕城三個部分,只有正陽門保持著城樓及箭樓。
可惜的是,由於修建二環路,大部分的城牆都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