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主題:美國國家地理學會首次14國綠色消費調查結果公布
為了使綠色指數的得分更說明問題,National Geographic和調查公司GlobeScan共同開發了“市場指標籃”,它是一套國家宏觀經濟層面上的消費指標,涵蓋了對可持續性環保行為而言非常重要的四個領域——能源、交通、旅行和消費品。它所分析的數據來源於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這些數據部分地反映了綠色指數調查的消費者行為。市場指標籃的目的在於,為消費者行為歷時性的變化提供一組外部參照,同時也肯定了企業界和政府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舉例而言,綠色指數調查了一個國家的消費者為節約能源所做的努力;而市場指標籃反映的則是一個國家的能源總消耗量事實上是在上升還是下降。市場指標籃同時還建立了一套框架,可以用來比較一個國家在不同時期的經濟規模和增長率對環境的影響。
目前的市場指標籃數據支持了2008年綠色指數的排名,每個國家的事實能源消費量與該國的綠色指數得分並行不悖。然而更為重要的是,市場指標籃數據顯示出,如果一些國家繼續保持它們在2008年的增長率,在不遠的將來,綠色指數排名將發生顯著的變化。
市場指標籃中包括了以下變量:
·人口數量和增長率
·購買力平價基礎上的人均GDP
·人均能耗
·乘用車登記數量
·國內及國際航空千人旅客數量
·戶均旅館和餐館支出
市場指標籃要點:
市場指標籃顯示出一個國家的人均能耗狀況與該國消費者綠色指數得分之間的強相關性。這一發現在意料之中,因為如果綠色指數所有子項中消費行為都保持在較高水平,自然會導致生產、服務和消費環節的能源消耗也維持較高水平。
2007年各國人均能耗與消費者綠色指數得分的關系

*人均千克石油當量
在人均注冊新車數量與該國的消費者交通綠色指數得分之間,也存在著強相關性。新車注冊數量越多,交通綠色指數得分就越多。當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繼續發展,將使新興中產階級更多地使用對交通綠色指數影響更為顯著的交通工具,這可能會使上述相關性進一步加強。
另外一種強相關性存在於人均財富——以GDP購買力平價衡量——和購買意願之間。綠色指數調查所揭示的行為與以GPD衡量的購買力水平是相符的。隨著發展中國家財富的不斷增加,他們的消費行為對環境的影響也愈加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