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植物果實

地理雜談

導讀據美國《探索》雜志報道,英國皇家植物園的植物學家沃爾夫岡·斯圖皮(Wolfgang Stuppy)和視覺藝術家羅布·克塞勒(Rob Kesseler)推出了一本書《果實》,書中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所拍攝的精美植物照片,向人們展示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植物多樣性”:1、花蕾這是一種生長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區的花蕾,它呈現出結成果實之前的美麗。如圖,在這個花蕾切面中橙黃色結構叫做心皮(carp ...

據美國《探索》雜志報道,英國皇家植物園的植物學家沃爾夫岡·斯圖皮(Wolfgang Stuppy)和視覺藝術家羅布·克塞勒(Rob Kesseler)推出了一本書《果實》,書中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所拍攝的精美植物照片,向人們展示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植物多樣性”:

1、花蕾這是一種生長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區的花蕾,它呈現出結成果實之前的美麗。如圖,在這個花蕾切面中橙黃色結構叫做心皮(carpels),當花朵 傳授花粉之後,心皮就會膨脹成為果實。在心皮縱向切面中部是胚珠,它能夠發育形成種子。在花蕾邊緣處是清晰可見的花粉囊,其中還有一些花粉粒。心皮能夠保護胚珠,就如同果實保護著種子一樣。斯圖皮在書中稱,果實植物的花蕾具有極大的進化優勢,比針葉樹、銀杏樹等裸子植物具有更大的優勢。

2、拉檀根灌木果實一旦果實達到成熟期,下一步就是將種子傳播到世界上,它們的種子很可能傳播到遙遠的地區,在與不同物種的共存下交換基因使該物種變得更加成熟。許多緩慢生長的植物適應於簡單的傳播散布策略:它們的果實上長有刺或尖狀物,可以將路過動物的皮毛鉤祝如圖,這是生長在墨西哥和美國南部叫做“比馬”的拉檀根灌木植物,它微小的果實(直徑只有三分之一英寸)就覆蓋在倒刺狀結構上。

3、美洲升麻植物另一種傳播種子的方法就是借助風力,將種子傳播至盡可能遠的地方。有的植物果實可能整個在空中漂浮,隨飛飄蕩;或者植物果實裂開,讓種子能夠暴露在風中。如圖,這是美洲升麻植物,它長著數十個突出結構,非常適合於借助風力傳播種子。據悉,其他借助空氣動力學傳播種子的植物也具有著特殊的結構,比如:像降落散羽毛球和飛盤等形狀。

4、桃子的“絨毛策略”如圖,這是對桃子表面的近距離特寫,桃子的外層長著一層絨毛,研究人員認為這層絨毛有助於保護桃子避免昆蟲和疾病的侵擾。桃子傳播它的核狀種子是通過美味的肉質,許多哺乳動物非常喜歡狼吞虎咽地吃桃子,它們摘下桃子在其他地方食用;當大型食草動物吞下桃子後,由於桃核有著堅硬的外層,不會在大型食草動物的消化系統內被消化,最終桃核會沿著大型食草動物的消化系統,排放在“肥料”之中。

5、佛手柑柑橘屬果樹中許多物種都被稱為“橙皮苷”(hesperidia),這個名字源自希腊神話中的仙女赫斯佩裡得斯,她負責看守種植“金蘋果”的美麗果園。現代學者認為當時古希腊人在神話中暗指的“金蘋果”其實就是甜橙。柑橘類水果在一千多年的進化歷程中變得很容易種植培育,其中有一種柑橘類水果非常獨特,佛教僧侶看到一種植物像一只祈禱求佛的手,這種植物就是“佛手柑”。這種水果像征著幸福快樂、財富和長壽。雖然削佛手柑的手聞起來具有一股芳香氣味,但是它的氣味卻很難保存,它的果肉非常少,很少進行食用。

6、藍莓當許多漿果表現出亮麗、絢爛的色彩吸引鳥類注意時,藍莓的暗淡顏色很難從遠方進行觀測,但實際上藍莓是一種有效促進人類視力的植物果實。顯微鏡呈像顯示藍莓的外層覆蓋著一層粉狀蠟板,它能夠非常高效地反射紫外線,由於鳥類能夠看到人類無法觀測到的紫外線波長,因此鳥類的視野只可能發現色彩鮮艷的紅色漿果。

7、猴耳環樹的果實在澳大利亞雨林地區生長著一種猴耳環樹,之所以這樣命名是由於它們長著裝飾性的懸掛種子。這種樹的果實張開著,展現出明亮橙色的內部,其中包含著黑色的種子,這種對照明顯的色彩關系使得鳥類很容易誤認為這種樹為它們准備好一頓美餐,但實際上這是一場騙局。猴耳環樹的果實並沒有果肉,也沒有營養食物為鳥類提供,為了讓鳥類吞下種子進行傳播,這種樹進化形成一種強烈的色彩對比,便於讓鳥類吞下種子。然而這種“果實模擬性”的效果仍具有一定爭議,植物學家曾觀測發現只有一些年輕沒有經驗的鳥類會吞食這種沒有營養價值的種子。

8、桑橙樹果實對於桑橙樹來說,它的果實是一件可悲的事情,研究人員認為它的果實僅有幾種動物可以食用,從而散布它的種子,但是這些動物已在數千年前滅絕消失。目前,從桑橙樹上掉落的是一種像大腦的球狀果實,很少有動物對它感興趣。這種多節桑橙樹果實有柚子大小,其肉質如同生馬鈴薯一樣堅硬,並對現今的哺乳動物產生輕微的毒性。然而,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對於一些已滅絕動物來說是一頓美味大餐,比如:曾在1.3萬年前北美洲出現的猛犸、乳齒像、大地懶等動物。(魏冬)

精選文章: 地理雜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