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7座最環保的生態摩天樓

地理雜談

導讀力拓礦業公司在去年年底的一項研究中表示,中國除了在城市基礎設施上投入巨資之外,還計劃在未來的20年內興建5萬座摩天大樓,加起來的占地面積相當於10個紐約市大校我們在這裡盤點了目前全球已經建成或將要建成的7座最環保的生態摩天大樓創新設計,希望可以給建築師們帶來更多的靈感,在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同時保證必要的環保性。1.迪拜 能源自給的旋轉“動態城堡 ...

力拓礦業公司在去年年底的一項研究中表示,中國除了在城市基礎設施上投入巨資之外,還計劃在未來的20年內興建5萬座摩天大樓,加起來的占地面積相當於10個紐約市大校我們在這裡盤點了目前全球已經建成或將要建成的7座最環保的生態摩天大樓創新設計,希望可以給建築師們帶來更多的靈感,在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同時保證必要的環保性。1.迪拜 能源自給的旋轉“動態城堡”

這座神奇的旋轉大樓將在迪拜修建,每一層都可作360度旋轉,其旋轉動力來自於79個水平風力渦輪機。意大利設計師大衛-費希爾為這款摩天大樓命名為“動態城堡”,它將是“世界上第一座運動中的大樓”。這座80層高的高樓擁有可旋轉的樓層,讓大樓可以不斷地變換外觀形狀。每層樓的屋頂上都安置了太陽能光電版,可以收集太陽能為住戶提供可再生能源,實現能源自給的生態目標。此外,摩天樓還配有聲控風力發電機等多種環保裝置。據透露,該大樓設計樓高420米,共有80層,將包含辦公樓、豪華酒店和高級公寓,預計建造預算為7億美元,整個大樓將於2010年完工。2.俄天然氣巨頭新總部 超隔熱節能的奧赫塔大樓

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奧赫塔大樓是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的新總部,這座大樓由羅麥莊馬(RMJM)建築設計公司完成,樓高達396米。通過采用了兩片玻璃“皮膚”制造一個環繞大樓主體的“心房”,使得這座大樓具有超級隔熱性,從而有效地節約了大樓制冷過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但聖彼得堡建築協會曾一度反對 “在聖彼德堡文物古跡眾多的中心地帶建造一座近400米高的摩天大樓”,並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提出起訴,而現在聖彼得堡政府又因經濟危機必須削減年度預算,使得這座大樓不得不延期竣工。3.馬來西亞 充分利用自然通風光照的梅那拉-梅西加尼亞大樓

馬來西亞梳邦再也市(Subang Jaya)的這棟梅那拉-梅西加尼亞(Menara Mesiniaga)大樓同樣也是一座綠色環保建築,在設計上考慮到了馬來西亞的氣候,在屋面種植了大量的植物,從而減少了大樓的聚熱性。根據朝陽方向加以精心設計,最大限度利用了自然通風,並且提供了涼爽的富氧氣流。此外,建築設計師還為大樓的陰陽面設計了不同的采光方式——從東(熱)向西,按一定間距從玻璃辦公室立面安裝沿制遮陽板有效地為建築物進行了遮陰。而在大樓南北冷面,設計師則采取無遮蓋的使用玻璃牆窗戶,以獲得適量的日照。樓頂陽台還運用許多自動隔熱系統,通過設備和空調裝置降低能源損耗。4.曼徹斯特 保險合作協會太陽能大樓充分利用太陽能

在不久的將來,太陽能有望成為破解高層住宅節能問題的最佳“法寶”, 這座英國曼徹斯特保險合作協會的太陽能大樓就充分利用了天然環保的太陽能作為自給能量,采用7244面太陽能光伏板替代傳統材料(如磚、玻璃等)。建成後外牆高達120m,成為歐洲最大的立式太陽能電池陣。每年將產生18萬單位的可再生電力。該公司形像地估算說,這些電可用泡900萬杯茶。5.韓國首爾Gwanggyo自給自足綠色新城

位於韓國首爾南部35公裡的“Gwanggyo”夢幻城市由荷蘭MVRDV建築事務所設計,是一座新概念自給自足的綠色城市,采用“小山梯田”一樣的建築模式,每個“小山”中都擁有住房和辦公區域、廣場和購物中心、博物館和休閑區域。所有建築的屋頂和平台還將串成一座生態公園,可改善城市中的區域氣候和通風,還減少了對能源和水的使用量。每座“小山”周圍被植被所環繞,各樓層之間的流通系統將會把水儲存起來,用於日常的澆灌。預計可容納的77000人,完成發展設想到2011年。6.紐約 赫斯特大廈多種環保特性基於一身

赫斯特大廈(Hearst Tower)目前已經成為了紐約的綠色新地標,它是紐約第一座在啟用時獲得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LEED黃金級別認證的寫字樓。其環保特性在於:從建築外殼到內部裝修,全部采用百分之百可回收且無污染排放的材料;采用內牆最少化的設計,以增加自然光的利用;屋頂被設計成可收集雨水的結構;首層大堂主要依靠輻射石地板來調節冷熱;大樓內采用智能化的節能電器(如電燈、電梯)等。7.莫斯科 俄羅斯第一座環保大廈

美國建築師弗蘭克-威廉姆斯設計的水銀城市大廈(Mercury City Tower)於2007年模型在莫斯科陳列,這也是俄羅斯第一座由紐約建築師設計的環保建築,在這個能源濫用成災的世界第三大污染國家,建立一所環保生態的大廈,可謂意義非凡。該大樓坐落在著名的聯邦大廈旁邊,高332米共70層。(小樹)

精選文章: 地理雜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