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兩極發現很多獨特,或相同的物種

生物

導讀來源:華夏地理論壇志願翻譯小組譯者:travelyee轉載請注明譯者及出處通過旋轉一個如拍子般的翼狀腳上“粘膜網”來捕獲藻類和別的食物,這個會游泳的Limacina helicinia蝸牛物種只有一粒豆那麼大。但這個蝸牛和至少234種別的南極和北極海洋中都有分布的物種新發現,對生物學家來說是可是一個大新聞。從一個叫“過去,現在,末來”的國際間合作的海洋生物評估組織今天發 ...

來源:華夏地理論壇志願翻譯小組譯者:travelyee
轉載請注明譯者及出處

通過旋轉一個如拍子般的翼狀腳上“粘膜網”來捕獲藻類和別的食物,這個會游泳的Limacina helicinia蝸牛物種只有一粒豆那麼大。但這個蝸牛和至少234種別的南極和北極海洋中都有分布的物種新發現,對生物學家來說是可是一個大新聞。
從一個叫“過去,現在,末來”的國際間合作的海洋生物評估組織今天發布的海洋生物普查報告,發現這樣多棲息在兩極的相同物種“震驚”了科學家們。
與兩極別的物種當中,例如:鯨類,蠕蟲類,甲殼類相比,這些相同的物種,是那裡來的,後來怎樣分開到萬裡遠的兩極?科學們通過對比兩極間的溫帶海洋生物,對這些雷同還是感到謎一樣的神秘。
相片來源:阿拉斯加費爾班克斯大學海洋普查組:Russ Hopcroft

長1.6英寸(4釐米),無殼翼足目--或叫會游泳的蝸牛,主要捕食它的“表親”-或叫有殼翼足目為生,例如:Limacina helicinia(見上圖)。
2009年2月15科學家們宣告:在經過2007到2008年間的一系列“非常危險”海洋之旅中,在兩極都發現了這個物種,當然,還有234種別的雷同生物。
相片來源:阿拉斯加費爾班克斯大學海洋普查組:Russ Hopcroft

盡管在全球海洋範圍內都可以發現這種細小的甲殼類Gaetanus brevispinus ,它主要還是分布在兩極的海洋中。它的喜冷棲息習性,使它在兩極海水中從海底到洋面都有分布。科學家們2009年2月15日宣告,這種橈足動物(槳形腳)是新發現的235種南北極都有分布的物種之一。
相片來源:阿拉斯加費爾班克斯大學海洋普查組:Russ Hopcroft

盡管在全球海洋範圍內都可以發現這種細小的甲殼類Gaetanus brevispinus ,它主要還是分布在兩極的海洋中。它的喜冷棲息習性,使它在兩極海水中從海底到洋面都有分布。科學家們2009年2月15日宣告,這種橈足動物(槳形腳)是新發現的235種南北極都有分布的物種之一。
相片來源:阿拉斯加費爾班克斯大學海洋普查組:Russ Hopcroft

在一個沒注明日期的照片中,破冰船Polarstern號正在南極海洋中破開一條通道。在2007-08年的國際極地考察年中,這條船是海洋生物普查組擁有的幾條科學考察船之一。
在這個“非常危險”海洋之旅中,當一些生物學家必須經受(遇到)48英尺巨鯨(16米)的考驗時,另外一些生物學家則需要全副武裝的護衛下,在北極熊的領地中采集標本,收集資料。
科學家們正‘盡力幫(人們)消除極地’無生命的舊印像。
“一百年前,南極探險家們,例如Robert FalconScott曾說看到的主要是。。冰雪”,澳大利壓的南極普察分部Victoria Wadley說,“但在2009年,我們看到南極到處都是生命”。

精選文章: 生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