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最是神奇,最是奈何不得。早年,楊忠幫助宇文氏建立了北周政權,立下赫赫戰功,兒子楊堅卻奪了宇文氏的帝位,做了隋文帝。若干年後,楊堅的兒子楊廣又在第三次巡游江南時被宇文氏活活勒死。歷史在這裡轉了個彎,誰也不欠誰的了。細細想來,隋煬帝楊廣不是一般的冤屈。他只下了三次江南,就被後世多少代多少人說成驕奢淫逸,禍國殃民;而七下江南的乾隆皇帝卻是風流倜儻的楷模,留下無數逸聞故事娛樂民間,更是兩岸四地影視作品的大熱門,且屢演屢贏,屢贏屢演。當初,秦始皇和楊廣都擔著罵名,不惜一切地給後人留下了一樣舉世聞名的禮物。秦始皇留下了萬裡長城,楊廣留下了京杭大運河。萬裡長城至今只有觀賞作用,用來驕傲人們脆弱的中國心;京杭大運河卻一直在縱貫南北漕運,一刻也沒停止過它繁忙的運輸功能。人們上得岸來卻口無遮攔、不遺余力地痛罵楊廣,似乎不罵幾句,就忠奸不辨。對於失敗的皇帝,世人沒有給予應有的理性認知,歷史的公正常常是被道德或偽道德的標准埋葬了。楊廣開鑿運河,是在修建洛陽的同一年。他先後開鑿疏浚了四條主要河渠,南北連通,蜿蜒五千多裡,成為水運大動脈,不僅加強了隋王朝對南方的軍事與政治統治,而且使南方上好的棉絲和稻粟能夠順利地到達洛陽和長安,南北文化也得到很好的交流。不僅如此,大運河還對以後中國的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以後的元朝、明朝和清朝之所以建都北京,從經濟上來看,不能不說和大運河的物質供應有關系。那麼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楊廣則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戰略家,是千古功臣。李世民與楊廣相同的罪狀被人輕描淡寫一筆略過,楊廣與李世民相同的蓋世武功也被神經兮兮的史學家有意遮掩。原因是他雖有過人的文武才能,但是太紈绔,太喜歡虛榮和尋歡作樂,連父親寵幸的宣華夫人陳氏也敢調戲,摸了兩把屁股,又香了一下,可謂膽大妄為。這也怨不得楊廣,隋朝畢竟在宋朝之前,沒有經過朱熹的嚴規肅矩,孔子的綱常之道也鞭長莫及,怎會有那麼多的拘束?也因此才有了後來李治寵幸父皇的武才人、李隆基搶來兒媳楊玉環受用。唐朝這兩位皇帝可不僅僅是調戲,都是真刀真槍玩了命了,直到送了江山,下了寶座。這在當時不足為奇。相比之下,楊廣的罪是很輕的,卻被數罪並罰判了死刑,想緩期執行都不成,而且剝奪政治權利和榮譽終身。回頭再說楊廣的奢靡。楊廣雖然三下江南,也只是把當時只有六七米寬的瘦西湖作為自己的專用水道。到了唐朝,揚州人把瘦西湖開鑿成護城河,為揚州歷史上最輝煌的時刻顯足氣派。而到了清朝乾隆年間,揚州的阿諛鹽商給皇帝獻上了一份大禮,把護城河擴展成幾十米寬的瘦西湖。“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奢靡到了極限。於是清詩人汪沆有詩雲: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作為一個失敗皇帝,楊廣不僅不得好死,死後還被人折騰了好幾次,先是埋在宮內,後改殯於揚州吳公台下。620年,唐高祖李淵以帝王禮遇把楊廣葬在揚州西北7公裡處的雷塘,墓地年久荒蕪。1983年後才陸續修葺,周圍林木蔥郁,游人方紛至沓來。李淵是隋文帝楊堅的外甥,和隋煬帝楊廣是兩姨表兄弟,並在楊廣稱帝時做過刺史、太守和大將軍。隋煬帝征伐高麗時,李淵負責督運糧草。隋末農民起義軍此起彼伏,共有200多支隊伍。李淵領兵一一擊敗起義軍,實力大增,索性推翻隋朝,自己坐了天下。從公從私,他都不得不厚葬表哥楊廣。從公說,他搶了人家的江山,還不得給人家幾畝葬身之地?從私說,血畢竟濃於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