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窮途末路之中,只好帶著兄弟們投奔荊州的劉表。劉表很客氣地接待他們,給他們補充了兩千名士兵,讓他們駐扎在新野縣。新野縣是荊州的戰略防線,離許昌很近。劉表的意思,其實是讓他們充當抵抗曹操的炮灰。此時的曹操和劉備,在實力上完全不能對比。一個“挾天子而令諸侯”,手握千軍萬馬,鐵蹄所向,無人能攖其鋒。一個寄人籬下,連吃飯都得看主人的臉色。我們不得不捏上一把汗,劉備的反曹大旗還能打多久?幸運的是,劉備重新擁有了他的團隊。當他只身投奔袁紹的時候,他感到自己是多麼孤單。他萬萬沒有想到,他和他的兄弟們還有重逢的那一天。尤其沒有想到的是,當時威名遠揚的關羽,竟然也不遠千裡來到了他的身邊。那時,關羽是曹操最為賞識的人才之一。曹操是那樣地愛惜他,讓漢獻帝破格提拔他為偏將軍,封壽亭侯,又送給他一座大宅院、十位美女、若干金銀布帛和一些生活用品。有一天,曹操竟然把一匹名貴的赤兔馬也送給了他。這匹赤兔馬曾經是呂布的坐騎,能夠日行千裡。人們用“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樣的語言來贊美英雄呂布和寶馬赤兔的卓越表現。曹操剿滅了呂布,卻把赤兔馬贈送給關羽。誰知有一天,關羽把曹操給他的所有賞賜都留在了那座大宅院裡,騎著這匹馬離開了曹操,踏上了追尋劉備的旅途。傳說,關羽千裡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經歷了許多險阻。事實上,關羽當年所冒的風險,遠甚於過五關斬六將。他去投奔劉備,劉備此時尚在袁紹的大營之中。我們知道,關羽在此之前幫助曹操殺了袁紹的兩位愛將,一位是顏良,一位是文醜。所以,當他只身前來,如同送死。袁紹很可能會殺了他,為兩位愛將報仇。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有這樣的毅力和勇氣呢?關羽自己說過:“義不負心,忠不顧死。”所謂忠義,用企業管理的話講,就是員工的忠誠度。正是因為這種純粹的忠誠度,讓這群患難與共的兄弟們組成了當時最有凝聚力的一支團隊。這支團隊曾經被打散過,但現在它又奇跡般地復原了。一支忠誠的團隊,就是一支百折不撓的力量。只要那顆忠誠的心還跳動著,抗擊曹操的旗幟就不會倒下。關羽是一個好色忘義之徒嗎?曹操到死也不理解,關羽為什麼忠誠於劉備?他給了關羽那樣的崇高地位和榮華富貴的生活,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關羽寧可放棄一切,也要去追尋劉備的消息。有些人說,當年劉備之所以離開曹操,是因為他自己想當老板。他們又說,關羽之所以離開曹操,是因為劉備可以給他股份。可是,那時劉備不過是袁紹帳前的幕賓,連自己的公司都沒有,哪裡來的股份呢?也有學者說,關羽其實是一個好色忘義之徒,他是因為曹操奪走了他心愛的女人才憤然離開曹操的。曹操曾經答應過關羽,表示願意成全關羽和那個女人的婚事。可是,等到他看到這個女人時,立即為她的美色所迷戀,甚至不惜違背他對關羽的承諾。後來,他送給關羽十位美女,大約也是為了對此做出補償吧?沒想到,直到關羽離開曹操,他連正眼也沒瞧上這十位美女一眼。我不知道這位學者為什麼不去譴責曹操的出爾反爾和橫刀奪愛,難道他是曹操的親戚嗎?關羽愛上一個女人是很正常的事,你可以說他好色,但絕不可以說他忘義。忘義的是曹操,以及跟曹操做親戚的那些學者。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懂得忠誠的意義。劉備是一個懂得忠誠的人,關羽也是一個懂得忠誠的人。正因為他們懂得忠誠,才有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桃園結義的佳話。他們之間這種肝膽相照的友誼,豈是曹操之輩能夠理解得了的?與其說關羽忠誠於劉備,不如說他們彼此忠誠。他們是結義的好兄弟,結的是什麼義呢?他們在桃園宣誓的時候說得很清楚,那就是:“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那時候,劉備24歲,關羽25歲,張飛22歲,都是血氣方剛的年紀,要為危難中的國家和人民做一番大貢獻。老板和員工之間的友誼為什麼關羽年長,反而讓劉備做了兄長呢?這要從劉備的發跡史說起。我們知道,劉備從小跟著母親織席販履。及至稍長,有兩位販賣馬匹的大商人,一位是張世平,一位是蘇雙,他們看上了劉備,聘請劉備代理涿縣地區的商務。由於黃巾起義,馬匹在當時成了一種相當昂貴的商品。劉備很快掙到了第一桶金,等到當地政府出榜招募鄉勇的時候,他已經有了一定的資本來組建自己的軍隊。有兩個人前來應聘,一個是關羽,一個是張飛。《華陽國志》中說,劉備合眾,河東關羽、同郡張飛並以壯烈為御侮。御侮是什麼意思呢?這是一種職務,置換成現代詞彙,就是保鏢、警衛的意思。《三國志·關羽傳》中說,劉備待關羽、張飛二人“恩若兄弟”;而關羽、張飛也常常在“稠人廣坐”之中,侍立在劉備周圍,“不避艱險”。這段話,一方面反映了他們之間的友愛,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們之間的工作關系。後來,人們常常在戲劇舞台上看到關羽、張飛肅立在劉備身後,以為是兩個弟弟對大哥的尊敬,其實也是他們的職務所決定的。簡單地說,劉備與關羽、張飛的關系,其實是老板與員工的關系。出於對劉備的尊敬,盡管關羽比較年長,人們依然把劉備稱為大哥、關羽稱為二哥、張飛稱為三弟。兩位兄弟跟隨著劉備,從當初保鏢級的武士,成長為後來聞名天下的將軍。我們不得不感嘆,原來老板和員工之間,竟然也能夠建立起兄弟和骨肉一樣親密的友誼。當然,劉備不僅僅是待關羽、張飛二人“恩若兄弟”,待趙雲也同樣如此,以至於某些說書先生也把趙雲稱為四弟。除了這些出生入死的戰將之外,至於糜竺、孫乾、簡雍等行政管理人員,也無一不是品德高尚和有奉獻精神的員工。年輕的諸葛亮出山之後,更是用了一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來報答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三顧茅廬的故事從漢獻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備在新野縣一住就是7年。他活了大半輩子,什麼時候這樣安逸過?每天跟兄弟們喝喝酒,有空跟荊州的學者們聊聊天,還可以跟老婆一起享受家庭生活的快樂,日子倒也過得悠閑自在。7年下來,連屁股也長肥了,老婆還給他生了個大胖小子。那時曹操忙於北方的戰爭,還騰不出手來對付他。在遭受官渡大戰的慘敗之後,袁紹病逝,但他的兒子們仍然擁有不可忽視的勢力,占據著冀州、並州、青州和幽州等四個州的地盤(相當於全國三分之一的面積)。當劉備在新野縣享受太平生活的時候,曹操則在集中精力對付袁紹的兒子們,把這四個州盡數收入囊中,並順手征服了烏桓和遼東。十分天下,曹操已經控制了其中的七分。其實,那段時間劉備有很多機會對付曹操,但他沒有足夠的兵力。於是,他多次勸說劉表,趁著曹操在北方作戰,襲擊許昌,一方面可以營救漢獻帝,另一方面也能夠一舉搗掉曹操的老巢。但劉表卻始終驚疑不定,僅僅發動過一次小規模的進攻。劉備常常為他七年來虛度的光陰感嘆,但他並非一無所獲。他深深地知道,他所擁有的這支忠誠的團隊,存在著人才結構上的嚴重缺陷。他們需要一位懂得軍事謀略的人才。皇天不負有心人,在那段時間裡,求賢若渴的劉備先後得到了兩位優秀的人才,一位是徐庶,一位是諸葛亮。當劉備三顧茅廬去聘請諸葛亮下山的時候,他肯定不會想到,自己會因為這段經歷而流芳百世。如果沒有劉備,諸葛亮可能會一直待在隆中,老死在他那個茅草屋裡,中國歷史上也就不會有一個光彩照人的諸葛亮了。所以,人們對於劉備禮賢下士的胸懷,給予了最為熱烈的贊美。如今,三顧茅廬已經成了一個經典的人力資源案例。然而,在1800年之後的現代商業社會中,我們還有多少這樣尊重人才的領導者呢?有許多學者對三顧茅廬的故事說長道短。他們對故事的情節進行了許多想當然的猜測和批評。建立在猜測之上的批評意見無疑是荒謬的。這些猜測和批評無損於劉備和諸葛亮的偉大,只能反映出猜測和批評者自己的猥瑣和故作聰明。與之相反,那些道德淳樸的讀者卻會在故事中陷入沉思。他們往往會思考這樣兩個問題:1. 劉備為什麼會三顧茅廬?2. 諸葛亮為什麼會追隨劉備?劉備為什麼會三顧茅廬?劉備三顧茅廬,使得諸葛亮成了人才市場上最耀眼的明星。然而,當諸葛亮在隆中晴耕雨讀的時候,並不是一個為很多人知曉的書生。據說,他經常把自己比做戰國時期的管仲和樂毅,可是他的鄰居們卻總是不以為然地嗤笑他。《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謂之為“時人莫之許也”。即使諸葛亮下山之後,也常常因為他的出身受到別人的嘲笑,被呼為“諸葛村夫”。所謂“村夫”,就是“農民”的意思。現代社會中有些人喜歡用“農民”這個詞罵人,原來是從“村夫”演化而來的。既然諸葛亮只是一個“時人莫之許也”的村夫,那麼,劉備為什麼還要冒著隆冬的嚴寒和大雪,三顧茅廬去聘請他呢?換了你是劉備,或者你是某公司的總經理,你會不惜一切代價,跑到窮鄉僻壤去聘請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農民嗎?現代企業招聘人才,不僅在乎學歷,而且在乎你是否出身於名牌大學;不僅在乎你的專業,而且在乎你是否有知名企業的工作經驗;不僅在乎你的職業形像,而且看重你是否有口若懸河、舌燦蓮花的表達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講,現代企業的人才招聘,現代企業管理的人才評鑒技術,比之劉備當年,似乎更為科學。可是,為什麼我們卻找不到像諸葛亮這樣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呢?中國古代也有大學。戰國時期在齊國設立的稷下學宮,大約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高等學府。公元前124年,大漢王朝設立太學,實行博士生導師制度,在校的太學生曾經達到兩萬多人,相當於現在北京大學的規模。但是,諸葛亮卻不是太學生,也沒有任何學歷。因為戰爭,那套完善的教育機制已經遭到徹底的毀壞。年輕的諸葛亮也沒有任何知名企業的從業經歷。諸葛亮出生於徐州的陽都縣,4歲那年因為曹操血洗徐州,在兵荒馬亂中淪為一個流浪的孤兒,跟隨叔叔輾轉來到荊州。叔叔去世之後,年僅16歲的諸葛亮帶著弟弟來到隆中定居,靠種田來養活自己。直到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除了種田之外,並沒有其他的工作經驗。俗話說:“書生論武事,不過紙上談兵;武士論文章,多屬道聽途說。”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只會紙上談兵、卻沒有任何學歷和工作經驗的書生,日後卻成了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宰相級管理人才。當我們今天的企業領導人還在用學歷證書、工作經驗和應聘技巧來評價人才的時候,我們不能不欽佩劉備那種穿透證書的識別能力。更讓我們欽佩的是劉備對待諸葛亮這種誠意。那一年,劉備48歲,諸葛亮27歲,從年齡上講,劉備算得上是諸葛亮的父輩。可是,從三顧茅廬開始,到白帝城托孤,劉備始終像對待自己的老師一樣尊重諸葛亮。劉備之於諸葛亮的誠意,決不亞於當年周文王之於姜子牙。劉備在白帝城托孤的時候,盡管已經生命垂危,卻特意提到了一個名叫馬謖的年輕人。他對諸葛亮說:“此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請你千萬要小心埃”6年後,正是這個喜歡誇誇其談的馬謖,因為大意失街亭,使得諸葛亮兵出祁山、北伐中原的戰略計劃遭到挫敗。諸葛亮為什麼會追隨劉備?就像劉備為什麼會三顧茅廬一樣,諸葛亮為什麼會追隨劉備也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無論後人如何臧否,諸葛亮的智慧已經成了他光照千秋的人格特征。人們在追問,諸葛亮為什麼不去投奔勢力強大的曹操,卻偏偏選擇了寄人籬下的劉備呢?甚至有人指責說,若不是諸葛亮幫助劉備三分天下,曹操就有可能在有生之年統一中國。言下之意,諸葛亮的“擁劉反曹”似乎成了一種歷史的罪過。諸葛亮為什麼不去投奔勢力強大的曹操呢?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應該問。諸葛亮如果僅僅因為曹操勢力強大就去投奔他,那他就不是諸葛亮了。諸葛亮不是一個勢利小人,而是一個道德君子。諸葛亮之所以“擁劉反曹”,也是因為他的道德信仰所決定的,難道他做錯了嗎?劉姓代表的是當時的大漢王朝。有人說,既然大漢王朝的氣數已盡,那麼曹操甘願承擔“漢賊”的罵名來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就值得歌頌。我卻以為,大漢王朝並沒有什麼不好,它只是需要一個像漢文帝那樣的好皇帝而已。桓、靈二帝不是好皇帝,當時的國民們早有公論。漢獻帝是不是個好皇帝呢?現在已經很難評價。怎樣才能找到一個好皇帝呢?那又是另一個嚴肅的政治話題。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曹操並沒有考慮怎樣為國家選擇一個好皇帝,他想自己做皇帝,並因此做出了很多無恥的事情。他甚至不如張角。張角發動黃巾起義,是大義凜然地造反。曹操之流,口頭上尊重漢朝的皇室,暗地裡卻采取種種卑劣手段謀權篡位。論其人品,實在不及張角多矣。他的確是一個“漢賊”,像這樣卑鄙的人,難道還值得人們歌頌嗎?如果沒有諸葛亮幫助劉備三分天下,曹操的確有可能統一中國。然而,曹操統一中國之後就一定能夠造福於國家和人民嗎?秦始皇當年統一了中國,卻讓老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熱的暴君統治。如果真的讓曹操統一中國,這個陰險狡詐的一代奸雄,比起秦始皇來,又能夠好到哪裡去呢?永遠不要讓邪惡勢力成為人類社會的統治者,這是管理學的第一原則。因為,人們需要的是一個像園丁那樣有愛心的領導者,而不是用心險惡的屠夫。即使是一個平庸的園丁,也遠比一個傑出的屠夫可貴。如今,曹操已經成了一個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歷史人物,後人們的贊美也好、譴責也罷,對於他而言,其實已經毫無意義。當代中國的學者們之所以熱中於為曹操翻案,除了受“造反有理”的思潮影響之外,大約也與道德淪喪的社會風氣有關。他們之所以為曹操辯護,其實是為他們自己可恥的道德觀做辯護。換而言之,他們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像曹操那樣能夠翻雲覆雨的權力人物,而不是一個像劉備那樣有愛心的人。他們像曹操那樣熱衷於權謀和暴力,卻極端地懷疑劉備的道德追求,認為劉備是一個假仁假義的偽君子。與其說他們在懷疑劉備,不如說他們喪失了對正義的敏感。遙想當年,在那樣惡劣的戰爭環境中,盡管劉備只是一員寄人籬下的客將,兵力單薄,又面臨曹操的大軍威脅,卻依然能夠有那麼多人才愛戴他,支持他,忠誠地追隨著他。關羽是其中的一位。諸葛亮也是其中的一位。可是,今天的人們究竟是怎麼啦?難道真的是人心不古了嗎?為什麼我們不能像劉備、關羽、諸葛亮那樣,為了人間的道德與正義,勇於奉獻自己的熱情和追求呢?長阪坡那個黑暗的早晨公元208年,漢獻帝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後,親自率領五十萬大軍,征討荊州的劉表。劉表被嚇得吐血,在八月初病逝,他的小兒子劉琮向曹操遞交了投降書。曹操立即宣布接管荊州,著手荊州的機構編制和人事任命,並且秘密殺害了劉琮。劉備在新野聽說荊州方面無條件投降的那一刻,他簡直被突如其來的厄運驚呆了。他明白,曹操的大軍將在沒有任何抵抗的情況下,迅速接管荊州全境。7年以來寄人籬下的安逸生活結束了,他只能趕快收拾行李,帶著兄弟們重新踏上逃亡的旅程。跟他們一起逃亡的,還有許多新野縣的老百姓。當他們經過樊城、襄陽、當陽等郡縣的時候,也不斷地有人拖男帶女加入他們。最後,竟然形成了一支十余萬人口的逃難大軍。各種搭載家眷和行李的馬車、板車多達數千輛,道路嚴重壅塞,以至於行軍速度極為遲緩。老百姓並非曹操的敵人,但他們卻依然害怕曹操。曹操在徐州有過屠城的犯罪記錄,還活埋過袁紹的8萬多名降卒,手段之殘忍,絕對不亞於1937年日本軍隊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當時在荊州有許多像諸葛亮這樣的北方移民,因此,曹操雖然未曾到過荊州,可他早已成了一個惡名昭著的惡魔。與曹操相反,劉備是一個深受老百姓愛戴的仁人君子。老百姓一路追隨著他,他也不忍心離棄老百姓。可是,此時劉備手下只有數千名士兵,自身尚且難保,如何保護得了十余萬人口的難民呢?最終的結果是,劉備並沒有能力保護他們,反而為他們所累。曹操的輕騎兵以一日三百裡的速度追上了他們。當時大約是四更天的光景,他們正在當陽縣景山腳下的長阪坡露宿,喊殺聲、慘叫聲突然驚醒了這個沒有天亮的早晨。許多人都成了曹軍鐵蹄下的亡魂,世界商業報道[biz.icxo.com]劉備的老婆糜夫人也不幸遇難,兩個女兒也成了曹軍的俘虜。劉備在張飛的保護下逃得一條性命,英勇的趙雲將軍則從重重的包圍中救出了許多同事,以及劉備的兒子阿鬥。同年10月,曹操率領百萬雄師兵臨長江。那時,劉備已經與失散的兄弟們會合,逃到了劉表的大兒子劉琦所管轄的江夏郡。曹操站在江邊,他的目標已經不僅僅是消滅劉備的殘余勢力,而是要征服江南那一大片肥沃的土地。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戰從此拉開了序幕。在這場巨無霸對小螞蟻的戰役中,劉備和他的團隊又會遭遇到怎樣的命運呢?讓我們虔誠地祝願,劉備的領導力和關羽、張飛、趙雲的戰鬥力,能夠與諸葛亮的智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創造出絕處逢生的管理學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