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龍頭骨上的破損很可能是戰鬥造成的創傷。
(圖片提供:Lukas Panzarin,Jessica Norman)
檢索一下你的記憶庫,在每部有關恐龍的黑白電影中,你都可能看到三角龍用角猛刺霸王龍的畫面。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古生物學家逐漸放棄了這些角是一種武器的想法,轉而相信它們只不過具有一些炫耀或展示的功能。然而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那些早期的電影工作者可能是對的:三角龍的角真的能夠用來戰鬥。三角龍似乎就是為搏鬥而生的——兩根長角從它的眉毛上向外伸出,而第三根角則長在了三角龍的鼻尖上。除此之外,一個像盾牌一樣的褶皺沿著它的面部向後散開。然而,與孔雀的羽毛一樣,這些角很可能只是顯示健康水平或繁殖能力的標記。為了澄清這一爭論,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克萊爾蒙特市Raymond M. Alf古生物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Andrew Farke和他的同事,研究了400具三角龍頭骨化石以及一種三角龍的祖先——尖角龍——的頭骨化石。與三角龍不同的是,尖角龍鼻子上的角比其他兩個角大得多,這一點與現代的犀牛非常相似。對Farke來說,這意味著尖角龍擁有另一種搏鬥的方式——或許將身體攻擊變為以頭抵撞。實際上,他的研究小組發現,與尖角龍相比,三角龍頭骨上的破裂與傷口要多了10倍。這些傷口大部分集中在褶皺的兩側,這或許是因為大面積的褶皺使其更容易在搏鬥中受到攻擊。Farke並沒有排除這些角同時具有展示的功能。他說:“它們有點兒類似於瑞士軍刀。一旦需要,三角龍便可以用這些角來搏鬥。”然而,蒙大拿州博茲曼市落基山脈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Jack Horner卻依然無法接受三角龍的角是武器的觀點。Horner表示:“他們似乎想要證明,只要這裡有傷口,那便一定是打鬥的結果。”但是Horner認為:“如果這些外傷真是由搏鬥造成的,那麼它們應該更加普遍、更加明顯才對。同時它們的骨骼上也應該有更多小孔,因為這些史前爬行動物會用尖銳的角猛刺對方。”Farke依然在堅持自己的闡述。他的研究小組下一步打算分析更多三角龍頭骨,甚至打算研究霸王龍的肋骨,看看這些化石上有沒有在搏鬥中被龍角刺中的痕跡。
精選文章: 考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