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非洲

文化

導讀來源:華夏地理論壇志願翻譯小組譯者:nenva轉載請注明出處及譯者攝影:喬治·斯坦梅茨攝影師喬治·斯坦梅茨乘坐的飛機掠過肯尼亞的納特龍湖上空,飛機的影子投射在湖面由微生物形成的粉紅色鹽殼上。斯坦梅茨用照片協助生物學家麥克·費完成任務:低空飛行,緩緩跨越非洲。費拍攝了92000張照片,搜集了飛行路線沿線的地形地貌情況。費希望通過這些五彩斑斕的畫面( ...

來源:華夏地理論壇志願翻譯小組譯者:nenva轉載請注明出處及譯者

攝影:喬治·斯坦梅茨攝影師喬治·斯坦梅茨乘坐的飛機掠過肯尼亞的納特龍湖上空,飛機的影子投射在湖面由微生物形成的粉紅色鹽殼上。斯坦梅茨用照片協助生物學家麥克·費完成任務:低空飛行,緩緩跨越非洲。費拍攝了92000張照片,搜集了飛行路線沿線的地形地貌情況。費希望通過這些五彩斑斕的畫面(懷疑應為生態學名詞“鑲嵌體”)讓決策者了解到非洲面臨的迫在眉睫的威脅——這裡的生境如此多樣,卻也如此脆弱。

惡臭!攝影:喬治·斯坦梅茨南非海狗正在納米比亞的骷髏海岸公園沐浴陽光——在這個公園裡,旅游業是次要的,自然第一。為了不驚擾海獅們,游客每次的觀賞時間不能超過一小時。“如果他們覺得不過癮,可以多來幾次”——克裡斯·雷本伯說,他是國家公園的一位導游。“大熱天站在下風口聞30000只南非海狗的臭味,你肯定沒有體驗過。”

打理茶葉攝影:喬治·斯坦梅茨得益於風調雨順和酸性的土壤,肯尼亞富饒的凱裡喬地區盛產茶葉。茶葉是 肯尼亞主要的出口農產品。但是,國際市場上過剩的糧食、生產成本的提高和潛在的干旱問題,都威脅著肯尼亞的支柱產業——而這項產業,養活了足足兩百萬人。

圈養安全攝影:喬治·斯坦梅茨在肯尼亞北部干旱的平原上,郎德利爾游牧民住在被稱作“戈伯”的定居點裡。值錢的家畜圈養在牧民家周圍,由帶刺的灌木圍成的場地裡。這裡既缺少水又沒有什麼綠色植物,牧羊人只能靠不斷的遷徙來維持生存。

沙漠景觀攝影:喬治·斯坦梅茨2英裡多(3千米)的鹽和沙粒組成了圖中堅若磐石的山脊。對於滑翔傘上的攝影助手阿蘭·阿諾克斯來說,這條橫跨肯尼亞加勒比沙漠的山脊恍若幻覺。阿諾克斯說:“它直的仿佛是人造的。”非洲的奇景——從處女地到嚴重破壞的區域——為麥克·費講述他的故事提供了素材。“人類必須認識到:他們不僅是這顆行星和行星上一切事物的管理者,同時也具有逆轉現存環境發展趨勢的力量。”

精選文章: 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