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孝陵四方城是明成祖朱棣為其父朱元璋所建,如今已是南京的著名景點。但南京業余考古愛好者韋世林近日游覽四方城時,卻發現其南、北、東三個城門及城內牆上,都有一道清晰的類似白石灰一樣的痕跡。這道石灰印究竟是誰“畫”上的?古建築上的現代“白線”昨天,記者來到四方城,在東門入口外,就看到城門洞內兩側城牆上五六米高處,有一道寬度約為三層城磚厚的白色痕跡,在城門內呈人字形,延伸到四方城內的牆上時,則變為平行於地面的直線。“我前幾天來這裡玩時,無意中發現這道白線。”韋世林告訴記者,他也弄不明白這道白線的來歷。記者隨後聯系到中山陵園管理局文物處負責人,對方表示曾經留意到這道白線的存在,但具體是什麼人留下的,一時也找不到答案。不過,四方城內以前曾建有現代建築,文革之前就拆除了,白線應該是建築留下的痕跡。老照片揭示謎底既然白線是建築所留,那麼什麼人能有資格在四方城內建房子呢?韋世林翻遍相關資料,並請教了南京大學的歷史專家,才知道原來建房人果然非同凡響——他正是原國民政府主席林森。 “確實是林森所留。”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雲翱證實了這個說法。賀教授說,紫金山一帶風景秀麗,民國時期很多達官貴人都在山中建別墅、住所,這其中就包括林森和蔣介石等,林森除了建有桂林石屋外,也在四方城內建起了臨時住所。在《明孝陵志》中,記者看到幾個攝於1933年的黑白老相片——一座鋪滿瓦的斜坡式屋頂從城門內延伸到四方城內,並沿著城內的牆體建成一圈走廊。相片顯示,只有馱著石碑的龜趺尾部所對的西門沒有建房。如今的白線位置所在,正是當年房屋屋頂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