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核工廠變身熱門旅游地

環境保護

導讀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旁邊建一個主題公園,聽起來像天方夜譚?然而,在美國華盛頓州的漢福德,在哥倫比亞河畔的廢棄核基地旁,這個想法卻變成了現實:一邊是灰色的建築、高聳的煙囪和把美國帶入核時代的大樓,而另一邊則是白浪拍打懸崖、鹿群悠閑吃草、狼群步步緊逼的景像。 廢棄核工廠帶來旅游商機 佩特·威利是哥倫比亞劃艇探險公司的老板,每個月都會帶領兩 ...

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旁邊建一個主題公園,聽起來像天方夜譚?然而,在美國華盛頓州的漢福德,在哥倫比亞河畔的廢棄核基地旁,這個想法卻變成了現實:一邊是灰色的建築、高聳的煙囪和把美國帶入核時代的大樓,而另一邊則是白浪拍打懸崖、鹿群悠閑吃草、狼群步步緊逼的景像。

廢棄核工廠帶來旅游商機

佩特·威利是哥倫比亞劃艇探險公司的老板,每個月都會帶領兩三組客人劃艇經過過去的核設施。她介紹說,從2004年公司建立到現在,她的營業額已經翻了一番。也正是在哥倫比亞河上,每年都會舉行幾個垂釣錦標賽,吸引眾多愛好者和游客前來。“我認為最吸引人的是不同景色的交融:一方面是白色的浪花和野生動物,另一方面則是一些很少見的核設施”,威利說。

2000年,漢福德沿河地段及其周圍核設施被改為國家紀念地,從而推動了這裡的旅游開發工作。現在,每年大約有6萬人來這裡游覽,他們中既有垂釣、登山愛好者,又有觀鳥者和前來尋找歷史的人。目前國家公園管理局還計劃對這裡的碼頭進行修繕,並且將B反應堆向公眾開放,這些舉措都將使游客數量不斷增加。同時,B反應堆在近期有望獲得批准成為“美國國家歷史地標”。

安全問題成焦點

這裡的故事還要從1942年講起。當時,美國軍方要建造一個生產核武器用鐶的核工廠。而漢福德地區位於哥倫比亞河畔,有豐富的水源,而且土地廣闊,因而成為了理想之眩1943年,周圍居民在政府要求下搬遷,而核基地僅用了11個月就建起來了。當時,這裡的大部分工人都毫不知情,直到美國在長崎投下原子彈,人們才知道這裡是核武器工廠,而那顆原子彈正是誕生在這裡的B反應堆。

在後來的20年裡,美國政府又在這一地區陸續建立了多個核反應堆,但在冷戰結束後都相繼關閉。1948年,由於核廢料池大壩垮塌,造成非常嚴重的污染。另外,據美國政府1992年發布的一項報告,1944到1947年間,漢福德核基地向周圍河流和空氣中釋放了大量放射物質。因此現在,科學家和生物學家對這一地區幾乎所有物種都展開了廣泛監測。

一些評論人士認為游客只是偶爾來到漢福德,安全可以得到保證;但是當地人如果經常在河中游泳、劃船,或吃河中的魚,那麼則容易接觸到一些有害污染物。然而對於這一點,當地衛生部門卻有不同意見。據華盛頓州衛生部輻射防範辦公室發言人介紹,對河裡的魚類進行的檢測表明其輻射物水平並沒有超出公共衛生標准。

雖然漢福德地區的污染問題存在爭議,但是劃艇商鋪和旅游公司都表示游客幾乎都不害怕在反應堆附近游泳、釣魚或劃船。格蘭特·納卡穆萊是來自肯納威克的電腦程序設計師,參加了漢福德的劃艇游,他表示相信這裡的工作人員能夠做好監測和清理污染的工作。“這裡的人們知道這裡的所有情況,但他們也沒有覺得擔心”,他說。事實上,這裡的人們常常拿污染問題來開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

特色游線路更受歡迎

除了乘劃艇沿哥倫比亞河游覽,在這裡更受歡迎的是由能源部組織的實地參觀具有歷史意義的B反應堆。參觀過程中,游客可以真真切切地看到曾制造出原子彈的各種設備。

然而想要得到這樣一個參觀機會卻要靠運氣和鼠標點擊速度。每當網上注冊開通,所有機會總會在五六分鐘內被一搶而空。根據能源部的資料,參加這一線路的游客大多是歷史愛好者。

盡管能源部已將組團參觀的次數從去年的18個增加到今年的48個以滿足游客需要,但是2008年剩下的幾個參觀團均已爆滿。如果國家公園管理局能夠接管這一線路,那麼組團次數和參加人數都有望大幅度增加。

在一家名叫Octopus Garden的T恤衫小店,游客可以買到印著輻射警告標志或各種標語的T恤。如果漢福德真的像當地居民期待的那樣成為了熱門旅游地,那麼游客就可以在Octopus Garden小店購買紀念品,然後走過幾個街區來到一個名叫Atomic Ale Brewpub and Eatery的餐館,享受各種美食,比如“原子雞肉串”等,而它們的特色便是號稱“美味如射線般輻射出來”。


精選文章: 環境保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