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西的門頭溝山區是產煤的地區,那時往城裡運煤的古道就是從這裡延伸到城西的阜成門。在石景山區過去和門頭溝相接的永定河,三家店水庫邊的翠微山山麓就是個觀賞紅葉的好去處,更妙的是,這裡不會遇到揮汗如雨的游人。
一大早就從城裡出來,地鐵坐到終點站蘋果園,這裡是交通的樞紐,發往山區的班車都以這裡為起點。
以前都是一幫人開車進山,而這次賞紅葉的山離城太近,所以我們就在終點站搭上336路公交車,車上也有不少出來登山的人。車過四五站後,我們在三家店下車,徒步進村。這三家店村據說早在遼代就成村了,坐落在永定河的出山口,過去有個古渡口,也是著名的京西古道的起點。
村裡有條兩裡長的古街,西口臨河處是一座龍王廟,緊閉著大門。周末的日子,村裡也是一派閑適的氛圍,居民小院落敞開著門,門口開放著幾叢小黃花,狗兒趴在門前享受著陽光,即使有人經過也懶得搭理。
從眼前這番景像很難想像出當年這裡熱鬧、繁華時會是一種什麼樣子。據說即使是到了民國初這裡有字號的店鋪還有51家,沒有字號的91家,其它不固定的小鋪還有十幾家,來往給城裡運煤的駝隊絡繹不絕。
這裡也是重要的京西古香道,清代、民國時期,城裡人西出到門頭溝的天台山、妙峰山進香、郊游,進香的時節更是一路香客不絕,沿途每隔一段就有供他們歇腳的茶棚,三家店是中途一個歇腳大站。所以,村後山裡也是散落著許多古樸的廟宇,早在金代,從這一帶往北到海澱的山裡就建有著名的“八大水院”。
古街上保存有二郎廟、山西會館、天利煤廠、關帝廟、鐵錨寺等建築,皆以琉璃裝修,十分精美,而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四合院、小寺廟等更是數不勝數。過去三家店所處的龍泉鎮是北京點擊進入北有名的燒制琉璃的地方,離三家店村不遠就有琉璃渠村。
從古街中的一個岔口向北走,慢慢就出了村,遠處的山麓上已經點綴著一片一片的紅葉了,在秋天透明的晴空下,看著讓人有立刻撲過去的興奮。
可想要賞到美景,山路還是要一步一步爬,好在這裡不似香山那樣是鋪好台階的山路,也沒有來往的人流。雖然入秋了,但走了一會山路渾身還是在出汗。山風從紅葉樹林裡竄出來,一下子就爽快了很多。沿著一條干涸了的溪流古道,我們來到了樹林深處,在樹冠的遮蔽下,氣溫一下就冷了下來。樹葉的顏色繽紛,有黃有紅,往下俯視,在晴朗天空的映襯下,樹葉顯得鮮亮通透,脈絡清晰,像是秋風中的自然塑造的藝術品。
坐在幾塊大青石上歇息,偶爾從密林深處的小徑上走出來三三兩兩的人,從這裡沿山路也可以一直通到西山八大處,再遠去還可以走到香山。走在這鮮有游人的山路裡,才能體味原始的北京秋色。
從林間走出,陽光照在已經泛黃的草梁上,沿著草叢中蜿蜒的一條小徑,走到陽坡的一處開闊地,從這裡可以俯瞰下面的村莊和遠處的山川。永定河在對面的山腳下,一座高架的鐵路橋橫跨其上,又延伸進對面的山體中去。橋下就是三家店的水庫區,夏日裡這裡會有白鷺出沒。以前的京西古道就在這下面轉進山裡,如今河邊已經通了公路。鐵路、公路的修建,讓幾百年來隨著緩緩搖響的駝鈴聲出沒在紅葉林中的駝隊徹底地退入歷史的影像簿裡。古道上的香客也消失了,現在來的就是我們這樣尋找北京秋天色彩的人。

北京紅葉之旅線路推薦
線路一:香山公園,最經典的賞葉線路
旺季票價:成人10元/人,半價5元/人。
碧雲寺門票每位10元/人索道票價:平日單程30元/人;雙休日、法定節假日單程40元/人;兒童單程10元/人。
交通:從積水潭地鐵換乘331路,終點站下。或在西直門乘904直達香山。
乘318路(蘋果園—香山)、360路(動物國—香山)、333路(頤和園—香山)、904路公共汽車均可到達。亦可在前門、崇文門、展覽路等地乘專線旅游車到達。
線路二:香山周邊
不需要門票,在香山門前停車場處,走公園門外的上山路,可以一路走到最高處的鬼笑石,俯瞰北京城。然後沿著鋪好的山路向八大處方向走,可以走到板凳溝村,在民俗村裡休息,品嘗北京農村的豆腐鍋,喝自釀的小燒酒。
下山時在雙泉寺可以看到老拱橋-萬善橋,橋邊的小路走5分鐘上山,就是著名的金代古剎———雙泉寺,如今已破敗,但別有韻味。
交通:從雙泉寺繼續下山走到黑石頭村,在621路總站上車到地鐵蘋果園站下車,換乘地鐵一號線進城。
線路三:京西玉河古道
玉河古道為過去京西煤炭運進北京的道路,從門頭溝一直到阜城門,路很長,是不錯的徒步線路,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長短。
路線為蘋果園地鐵—圈門—天橋釜官廳煤礦—峰口庵—大地—鐵陀山—大地—趙家台—潭柘寺。返程在潭柘寺坐931回到蘋果園地鐵。
蘋果園地鐵站坐370到圈門下車後,就可以看到一條溝,這就是門頭溝,如今水已干涸。村頭有個門樓就是圈門,以前還有個戲院。
沿著溝邊的路向山裡走,沿途是村莊,可以欣賞山色,走到天橋浮煤礦(如今已經廢棄)。煤礦邊有石頭鋪的古道,上面可以看到過去運煤的駝隊留下的蹄窩。
山上有破敗的三義廟,依稀可以看到當年的規模。還有抗日時期留下的炮樓。進拉拉湖村,古道繼續著,一直到潭柘寺,北京最老的唐代的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