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手記】景德鎮采訪花絮

遊記

導讀撰文:艾紹強花絮之一:敬畏之心那天,景德鎮自由陶藝家邵科帶我們在新陶院附近的村裡轉,不經意間發現了中央美院畢業的孫寶坤正在燒柴窯,人說運氣來了擋不住,過去景德鎮所有的窯爐都是燒柴的,現在你要找一座柴窯、而且是正在燒的柴窯真是難,一方面大家都燒氣窯,另一方面即使個別柴窯也是一年偶爾燒一兩次,燒柴貴不說,政府為了環境也嚴格限制,所以我 ...

撰文:艾紹強
花絮之一:敬畏之心那天,景德鎮自由陶藝家邵科帶我們在新陶院附近的村裡轉,不經意間發現了中央美院畢業的孫寶坤正在燒柴窯,人說運氣來了擋不住,過去景德鎮所有的窯爐都是燒柴的,現在你要找一座柴窯、而且是正在燒的柴窯真是難,一方面大家都燒氣窯,另一方面即使個別柴窯也是一年偶爾燒一兩次,燒柴貴不說,政府為了環境也嚴格限制,所以我們想要燒柴窯的照片恰好就遇到,真是遇到好運氣了。孫寶坤的柴窯不大,是照著日本人的窯爐砌的——日本人設計的新式柴窯火路合理、熱量利用充分,燒的也不盡是松柴,是他從建築工地買來的廢雜木,這與直接伐松樹然後劈成的柴在含油量上就有很大區別。剛進了孫寶坤的院子我就注意到,屋子裡擺的小桌上有焚過香的痕跡,顯然幾個年輕人在窯爐點火之前祭拜過窯神的。景德鎮瓷器行業過去崇拜的神祗有好幾個,一般來說瓷器制作行主要敬仰師主趙概。趙概是晉朝人,應該屬於道家,明朝開始被立為佑陶之神,實際上是坯房工人祭拜的行業神,但明以後不論官窯、民窯都祭拜。景德鎮原來有“佑陶靈祠”,也叫“風火神廟”,裡面雖然也供奉風神、火神、水神、柴木神、土神等,但主神一直是風火仙師童賓。童賓又稱廣利窯神、陶神、火神,是明代以來景德鎮瓷業敬奉的行業神,俗稱窯神菩薩。童賓實有其人,是浮梁縣人,生於明隆慶元年,萬歷年間為朝廷燒造御器,由於龍缸大器久燒不成,童賓毅然跳入窯火中,大器終於燒成,此後御窯燒大瓷器順利,因此童賓被立為神。另外景德鎮陶工還供奉華光神,華光廟又稱五王廟,有人考證是徽州商人帶來的信仰。景德鎮的匣缽工人有專門的行業神,那就是錢大元帥,傳說錢大元帥是發明大器匣缽的人,所以被崇拜。燒窯前“暖窯神”,主要供奉的是風火仙師,一般要在窯門上貼黃裱紙書寫的“風火仙師”四大字,兩旁貼“風助火力,火借風威”對聯,窯前擺幾張桌子,點紅燭和長香,傍晚所有窯工聚集窯前,把莊師傅燒香祭拜放鞭炮,然後大家喝酒看地戲。瓷器燒成後要“酬神”,窯戶一般是包場演戲酬神。對窯神的祭拜一方面反映的是人們對不可抗拒力量的敬畏,另一方面是對自己所做器物本身的惕惕之心。在我看來他們是在敬畏的同時,謹小慎微,追求一種認真的態度,注意把握制作、燒冶過程的每一個環節,然後達到最後的成功。題外話是我聽說景德鎮一位大師燒制若干米長的大瓷板,多次不成功,最後一次殺了豬、祭拜了窯神,信誓旦旦說一定成功,結果出來還是裂了。我將這個故事說與人聽,聽者道,德國人保證能燒成。我想,他說的應該是德國人嚴謹的結果吧。
花絮之二:景德鎮老房子的牆壁第一次去景德鎮時,市中心有一條老街還沒有拆,當時就覺得狹窄街道兩旁的屋牆似乎與別的地方有所不同,但具體哪裡不同當時沒有反應過來。這次專門去三閭廟街區看三閭廟——三閭廟是奉祀三閭大夫屈原的廟宇,據說建於唐僖宗年間——不知為什麼景德鎮會有三閭廟。廟沒看到,返回時路過一條老街道,真是大開眼界,也解釋了我為什麼覺得景德鎮老房子的牆壁似乎與眾不同了。原來景德鎮的老房子牆壁多數不是一種顏色,因為那上面既有紅磚,又有灰磚,甚至還有燒出釉的焦磚,一打聽,原來景德鎮人蓋房用的磚都是燒瓷窯爐上用過的廢磚,所以牆壁色彩斑駁,既不是一色的灰也不是一色的土紅。廢磚利用並不是說過去景德鎮人沒有錢,哪怕是高門大戶也這樣做,大家似乎都不注重“面子”,實際這反映的是古人非常先進的環保理念或者說是循環經濟理念。
花絮之三:見怪不怪景德鎮雕塑瓷廠是一個非常便利的創作基地。這裡從瓷土供應到燒窯,做瓷的所有環節都可以不出大門就完成,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在這裡玩泥巴做瓷器,創作自己的作品。雕塑瓷廠的每個角落都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瓷的成品半成品,中國歷史名人和領袖人物的瓷造像尤其多,不同形狀、不同表情、不同環境的人物造像表現出不同的情趣,這也成為到這裡參觀的游人和攝影師創作拍攝的題材。在一個雕塑瓷廠的一間工作室門口,攝影師趙鋼發現了立在角落沾滿塵土的人像,遂尋找不同角度進行拍攝。此時,作坊裡走出的學生對攝影師視而不見,專注地洗手後徑直進去,也許這樣的情景太多,這裡的人們對此已經是見怪不怪。
★本文作者艾紹強為《華夏地理》資深編輯總監
注:本文任何媒體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精選文章: 遊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