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肚臍——復活節島

景點

導讀 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是由荷蘭航海家雅可布·洛加文(Jacob Rogeveen)於1722年4月5日首先發現,當天正值基督教的復活節,故得名。島上的居民則稱它為“拉帕努伊”,意為“石像的故鄉”,或稱“特皮托·庫拉”,意即“世界的肚臍”。小島東距智利本土3700公裡,西距最近的皮特克恩島1900公裡,像一葉孤舟漂泊在萬頃碧波上。 復活節島上遍布近千尊巨大的石雕人像,它們 ...

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是由荷蘭航海家雅可布·洛加文(Jacob Rogeveen)於1722年4月5日首先發現,當天正值基督教的復活節,故得名。島上的居民則稱它為“拉帕努伊”,意為“石像的故鄉”,或稱“特皮托·庫拉”,意即“世界的肚臍”。小島東距智利本土3700公裡,西距最近的皮特克恩島1900公裡,像一葉孤舟漂泊在萬頃碧波上。

復活節島上遍布近千尊巨大的石雕人像,它們或臥於山野荒坡,或躺倒在海邊。其中有幾十尊豎立在海邊的人工平台上,單獨一個或成群結隊,面對大海,昂首遠視。這些無腿的半身石像造型生動,高鼻梁、深眼窩、長耳朵、翹嘴巴,雙手放在肚子上。石像一般高5-10米,重幾十噸,最高的一尊有22米,重300多噸。有些石像頭頂還帶著紅色的石帽,重達10噸。這些被當地人稱作“莫埃”的石像由黝黑的玄武岩、凝灰岩雕鑿而成,有些還用貝殼鑲嵌成眼睛,炯炯有神。

令人不解的是,島上這些石像是什麼人雕刻的呢?它像征著什麼?人們又是如何將它們從采石場運往幾十公裡外的海邊呢?有人說這是外星人的傑作。復活節島北部的阿納凱是全島最富魅力的景點,除一排威武的“莫埃(moai)”石像外,一片金黃色的沙灘又長又寬;岸上的棕櫚樹林青翠茂密。攀上全島最高點,海拔507米的特雷瓦卡山頂,極目遠眺,島上的大小火山和四周的石像盡收眼底,浩瀚的太平洋與藍天渾然一體,令人心曠神怡。從山上下來不遠便是著名的“七尊莫埃”景點。據傳,它是一個毛利巫師的七個兒子等待歐圖·瑪圖阿王到來的地方。“達海”是全島保存最完好的“莫埃”石像群。每當傍晚,人們步行到這裡觀看日落,霞光映紅半邊天,巨大的石像被襯托出永恆的剪影。

島上最大的傳統節日莫過於一年一度的“島人節”。每年春天,全體島民齊聚奧龍戈火山頂,選舉自己的首領“鳥人”,祭拜自己的神明。“鳥人”出自島上流傳的一個神話:古時候,造物主瑪科·瑪科向島上的祭司傳授宗教儀式和祭神物品——海鳥蛋,並指定海上兩個礁嶼為取鳥蛋的地方。

這樣,每年8、9月份海鷗飛來之時,島民們就會集中在奧龍戈海邊。每個部落推選一名選手順崖下海,游到2公裡外的大礁石上尋找鳥蛋。第一個得到鳥蛋的選手立即游回島上,將蛋交給自己的酋長,這個酋長便成為當年的“鳥人”。整個一年裡,他都被島民供奉為神明。由於游泳取蛋時常遭鯊魚襲擊,這一活動已停止100多年了。但神聖的祭典儀式、多彩的化妝表演仍然保留至今,“鳥人”仍是島民的崇拜神。為適應旅游的需要,活動時間改在每年的2月份,讓更多的游客目睹這奇異的風俗。


精選文章: 景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