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地球變得越來越暗?

自然地理

導讀 誰讓我們的地球變暗 現在人們都知道的一個事實是:地球正在變暖,可是你是否知道,地球還在承受著另一個令人憂心的負擔:它正變得越來越暗。科學家發現,比起上個世紀來,現在的地球已經變暗了許多,可誰是地球變暗的罪魁禍首呢? 陽光正在減少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開的一張照片顯示出飛機的凝結尾流(飛機在晴冷而潮濕的空氣中飛行時在尾部所形 ...

誰讓我們的地球變暗

現在人們都知道的一個事實是:地球正在變暖,可是你是否知道,地球還在承受著另一個令人憂心的負擔:它正變得越來越暗。科學家發現,比起上個世紀來,現在的地球已經變暗了許多,可誰是地球變暗的罪魁禍首呢?

陽光正在減少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開的一張照片顯示出飛機的凝結尾流(飛機在晴冷而潮濕的空氣中飛行時在尾部所形成的一條類似雲帶物)和自然雲。科學家指出,飛機的凝結尾流現像也許就是與地球變暗有關。

自上世紀50年代起,到達地球表面的陽光數量越來越少,結果導致地球一天天變暗。地球不同的地區,陽光的減少量也不同,但全球總的來說,在過去的40多年裡,陽光量減少了10%。科學家現在認為,這種現像也許是因為大氣層中的浮質和其他微粒增加所致,雲中的小水滴在微粒周圍凝結在一起,導致雲中含有更多的小水滴,這些小水滴會把更多的陽光反射回太空中。

與環境污染有關

其實,“地球變暗”這一概念並不新鮮,地球物理學家阿特蘇姆-奧姆拉早在1989年就提出過這個問題,地球物理學家斯坦希爾和穆雷希特又於1992年在一份科學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地球變暗”理論。

上世紀80年代,以色列和荷蘭分別對“地球變暗”現像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隨著新興工業國家的崛起,化石燃料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氣的消費迅速增長,燃燒時生成的各種氣體以及工業污染,向大氣中排放了大量粉塵和固體微粒,此外隨著全球變暖,氣溫的上升增加了雲量,光線被大氣中的微粒和雲層散射,而另外一些煙塵和化學物質,例如硫酸鹽的微粒會反射太陽輻射。隨著雲層和微粒的增多,太陽輻射到達地面的量越來越少,地球逐漸變暗。

變暗程度不一

令科學家們頭痛的是,對全球變暗進行精確的測量難度極大,因為一方面很難准確地校准測量手段,另一方面存在空間覆蓋問題。不過,他們認為,這種現像卻是真實存在的。

地球變暗的程度各個地區是不一樣的。在以色列工作的英國科學家斯坦希爾翻查以色列過往的陽光紀錄,發現半個世紀以來該地區接收的陽光量下降了22%,且全國都普遍出現該現像,美國下跌10%,英國部分地區下跌約16%,在前蘇聯地區更達30%,從上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每10年全球受到陽光照射量平均減少1%至2%。

全球的平均值如下:

1958年至1985年變暗5.3%(1992年斯坦希爾和穆雷希特報告)。
1964年至1993年變暗2%(1998年吉爾根報告)。
2000年以前的10年裡變暗2.7%(2001年斯坦希爾和科恩報告)。
1961年至1990年變暗4%(2002年列帕特報告)。

變暗程度最大的是北半球的中緯度地區。上世紀90年代在馬爾代夫進行的實驗(比較北方和南方的島嶼上空的大氣)顯示,那一時期肉眼可見的大氣中的污染物質(從印度吹來)導致污染雲層下的地區到達地球表面的陽光減少10%,比預想的因大氣中的微粒引起的亮度變暗程度要大得多。以前的研究曾認為微粒物質引起的變暗程度是0.5%至1%,可是如今卻與預測的出現了如此大的差異,這可以解釋為由於雲層中含有微粒充當了水滴形成的中心,使雲層在將陽光反射回太空方面非常有效。

歐洲“增光”效果明顯

全球變暗可能導致了氣候樣式發生了程度很大的變化。根據氣像模式推測,這種到達地球表面的陽光量的減少可能是導致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非洲撒哈拉地區導致飢荒的原因。這是由於北半球的污染使大西洋的氣溫下降,無法在撒哈拉地區形成季風。不過這一理論並沒有得到普遍的接受,而且也難以證明。

解決地球變暗的最有效的方法顯然是減少大氣污染。這樣的試驗歐洲已經進行了好幾年,而且有證據表明,歐洲地區地球變暗的速度明顯減輕了。上世紀90年代以前,歐洲開始用化學方法淨化發電廠排出的廢氣、用催化式排氣淨化器淨化汽車尾氣,從而改善了空氣質量,但這也有可能加快了溫室效應的速度。


精選文章: 自然地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