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不会处理,咋整?

環境保護

導讀 2013年11月17日,用废弃的垃圾和旧物做成的恐龙等系列动物雕塑亮相深圳莲花山公园,引来市民围观。这些雕塑都是利用废弃的垃圾和旧物如光盘、旧报纸、饮料瓶、废旧轮胎、泡沫塑料等做成,造型可爱。撰文:冯永锋用垃圾的眼光看世界各地的政府或者法律,会发现大体分为两种,一类是默许居民乱扔垃圾,另一类是不允许居民乱扔垃圾。在当今的中国,现实情况应该属 ...

2013年11月17日,用废弃的垃圾和旧物做成的恐龙等系列动物雕塑亮相深圳莲花山公园,引来市民围观。这些雕塑都是利用废弃的垃圾和旧物如光盘、旧报纸、饮料瓶、废旧轮胎、泡沫塑料等做成,造型可爱。


撰文:冯永锋


用垃圾的眼光看世界各地的政府或者法律,会发现大体分为两种,一类是默许居民乱扔垃圾,另一类是不允许居民乱扔垃圾。在当今的中国,现实情况应该属于前一种。居民既不用垃圾分类,也不用交“垃圾处理费”。居民交的“垃圾清运费”,只是支付了把家中垃圾收集、清理、运送到垃圾处理站的全部费用。

一些有意识的居民,也不管外面世界是如何允许垃圾到处飞,自己是一定要做垃圾分类的。上海的插画师、卡通形象“阿拉兔”的创意者韩李李女士,生活几乎不产生垃圾。她主要吃水果,水果皮拿来做酵素,或者做她艺术创作的原料。而北京西城区大乘巷家委会的两座楼居民,从1999年看了著名环保人士廖晓义的“垃圾分类保护地球”的电视演讲后,就开始走上了垃圾分类的道路,他们的分类倒也简单,主要把“厨余”、“餐余”垃圾,先分出来。

中国人吃着全世界最复杂美妙的食物,也创造了世界上最复杂难分的“餐余厨余垃圾”。这些垃圾里不仅富含水份、油份和盐份,还必然掺杂着辣椒、花椒、酱油、醋等千奇百怪的“食品助成剂”。此外,餐巾纸、牙签、啤酒瓶盖、牛奶盒也气势汹汹地翻滚而至。

这就让中国的“餐余厨余”成为世界上最难处理之物。过去城市民间富有想象力的将其淘出来喂猪,代价是生产出来的“泔水猪”重新卖给城市。现在像无锡和北京等城市正试图建成专门的“餐厨垃圾处理厂”,但政府的收集体系总是差强人意,建成的场地因为缺乏餐厨原料而利用率不高。

也有人试图发明小区内可用的“生物堆肥机”,把居民扔到垃圾桶里的餐厨废料分拣出来,在机器里添入微生物,加热搅拌,制作成“有机肥”,施入小区的苗圃花园。这种小型的堆肥机甚至可以变成小型的塑料桶,在家中完成垃圾的转化。也有的居民在家里养蚯蚓,让其转化垃圾。如果家住别墅的,也可直接将餐厨余料埋入地中,因为土地是最好的消纳者。有些居民也用起了“打碎机”,把骨头瓜皮之类的通通让机器打碎,冲入下水道,随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或者成为河流的污染源。

台湾的做法似乎最可行,就是政府配备强力的“泔水收集车”,每天定时来收集所有的餐厨废料,然后运送到集中的设施处理。无论是居民还是饭馆,都逃不脱这收集网络的覆盖。如果居民不及时运送到车上,泔水就要在自己的家里发臭,甚至还有可能遭受罚款。

目前,国内的垃圾处理技术仍然较为单一,存在一定弊端。随着大众对环境改善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势必逐渐成为垃圾处理的发展趋势。


精選文章: 環境保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