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即將過去,這一年中,從分子結構到遙遠的星球,科學界繼續帶給人們眾多驚奇,以下便是《自然》雜志評選的年度圖片。

運用原子力顯微鏡,來自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首次成功捕捉到了氫鍵的圖像。圖中在4個8-羥基喹啉分子之間的淡色線條即為氫鍵。

這是自1908年的通古斯事件以來,地球上遭遇到的最大的隕石墜落事件,發生在俄羅斯烏拉爾聯邦的車裡雅賓斯克市。當時隕星在30公裡的高空中爆炸,發出比太陽還要亮的閃光。

在這張由141張圖片合成的土星圖片上,地球只是右上方一個微小的點。該圖片由NASA的卡西尼號飛船於今年7月份拍攝,當時它已經進入了土星的背陰面。

借助一種新的神經元成圖方法,我們可以獲得大腦的三維圖像。上圖為小鼠大腦的海馬區,由於組織中的脂質被去除,因而呈現出透明的狀態。

這個頗具藝術氣息的裝置,其實是日本的一個γ射線探測器。通過它,科學家發現擁有20個質子和34個中子的鈣原子是穩定的,證明了中子數34是原子核穩定系統中的“幻數”。

這些圖片顯示的是在一朵理想化的花朵周圍存在的微弱電常英國科學家發現,蜜蜂會感知這些電場,花朵也可以通過電場的改變來吸引蜜蜂。

這些納米纖維由聚丙烯腈制成,具有看似違反邏輯的特性:纖維越纖細,其強度就越高。通過靜電紡絲技術,這種納米纖維的強度比現在光學和電子學中所用的更粗纖維還高10倍。

從這張有點科幻的圖片中,我們或許可以一窺未來世界的發展趨勢。這是位於加利福尼亞州伊凡帕旱湖的一個太陽能發電裝置。2013年,類似的裝置無論是在數量還是規模上都獲得了長足發展。有人估計太陽能的地位將很快超過風能。

小型犬浣熊(學名:Bassaricyon neblina)是在安第斯山脈中發現的一種新的陸地哺乳動物,屬於浣熊科,過去曾被誤認為是體型較大的犬浣熊。事實上,美國的動物園裡還曾經養過小型犬浣熊。

每年,強勁的太空風都會將大量的物質從NGC 253星系中吹出來,這些物質的質量與9個太陽相當。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波天線陣捕捉到了這場太空風暴中的一氧化碳,從而揭示出物質噴射的範圍。噴射強度較低的區域呈紅色,高強度區域則呈藍紫色。

橫截面中的骨骼來自一個1.95億年前的恐龍胚胎,這是在中國發現的近200塊類似骨骼化石中的一塊。如此罕見的發現將給恐龍發育研究提供新的數據。

從2010年起,厄瓜多爾的通古拉瓦火山就幾乎是在不間斷地噴發,而早在公元前7750年,這座火山就已經開始出現零星的噴發活動。研究發現,公元前1100年的一次噴發給當地居民帶來了巨大災難,使這裡成為安第斯山脈已知最古老的火山災難地點。

這張圖片只在網上出現過,並沒有刊出。該圖拍攝於4月份,來自明尼蘇達大學猛禽中心的志願者特裡·海德利正在救助一只受傷的白頭海雕。(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