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中國唯一持槍村落:僅男子可使用槍支

人文地理

導讀北京時間7月9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在遠離中國經濟發達地區的偏遠山區,在西南部貴州省境內的一個小村子,這裡的人們正過著他們自己的日子。 這個小村子名叫岊沙,這裡擁有悠久的持槍歷史。和中國的絕大部分地區不同,岊沙的男人們至今仍然保留著他們持槍的傳統。盡管農耕文化在中國根深蒂固,甚至火藥最早也是由中國人最先研制出來,然而在中國, ...

北京時間7月9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在遠離中國經濟發達地區的偏遠山區,在西南部貴州省境內的一個小村子,這裡的人們正過著他們自己的日子。
這個小村子名叫岊沙,這裡擁有悠久的持槍歷史。和中國的絕大部分地區不同,岊沙的男人們至今仍然保留著他們持槍的傳統。盡管農耕文化在中國根深蒂固,甚至火藥最早也是由中國人最先研制出來,然而在中國,私人持有武器是被嚴格禁止的。 但是萬事總有例外,岊沙便是這樣一個例外。岊沙的男人們公開制造,持有和使用武器。這倒不是為了生計,而是為了延續他們古老悠久的文化。今天,岊沙村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村民們為游客表演他們的傳統節目,包括舞蹈,傳統音樂,民間的傳統發型,還有當然就是他們的持槍文化展示。 岊沙的主要民族是苗族,這是中國55個少數民族之一。中國的少數民族在很多時候會根據實際情況被賦予一些其他地區所不具備的額外待遇,比如中國廣泛執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對於少數民族地區便有不同於漢族的規定。不過允許持槍這樣的待遇目前也僅僅只限於在岊沙這個小村落。 一名在海外的苗族後裔學生曾經回到中國苗族地區去“尋根”,他也去了岊沙。後來他說,自己對岊沙文化中的“男子氣概”感到印像深刻,因為其他苗族地區很多都重視女性的服裝等一些方面,但是在岊沙,這裡的文化全都是和男人和武器有關的。 從上世紀80年代前後開始,文化旅游逐漸開始在中國興起。岊沙也成了這一地區最受歡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這主要得益於人們對欣賞多元傳統文化的興趣不斷提升,加上政府和一些國際組織的大力支持。貴州目前仍然是中國經濟最不發達的省份之一,因此旅游業對於這個省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旅游收入將幫助貴州更好的保護他們的傳統文化,並為這個省提供寶貴的經濟發展資金。
一名男子正從他攜帶的葫蘆裡倒出裡面的金屬彈藥。槍支和彈藥是岊沙男子日常攜帶的物品,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種風俗引起了游客們的好奇,他們想要來看一看長久以來這一地區的古老傳統。
岊沙,一名男子正在使用傳統槍支練習射擊。擁有槍支被嚴格限定為必須是本村落的男子或男孩,但是在舞蹈或其它形式的表演中,婦女有時候也會參與,只是不會真正使用槍支,而只是作為表演的道具。
表演結束之後,岊沙村的幾個男人正在分配他們各自的表演所得。除了射擊表演之外,男人們有時候也會向游客們展示他們的傳統發型,簡單地說就是他們會將前面幾乎一半的頭發剃光,而保留後面一半的頭發讓它繼續生長。然後他們就會把後面長長之後的頭發卷起來盤在頭上。
這是一名岊沙的槍手,他還繼承著古老的槍支制作工藝,在岊沙,槍支和武器是生活的一部分。2008年,有一部電影在岊沙取景拍攝,名為《滾拉拉的槍》。這部電影的主要情節是講述了一個名叫滾拉拉的苗族男孩尋找他的父親,希望自己能繼承他的槍的故事。這部電影的對白語言是當地的苗語。
這片地區美麗的自然景色也是這裡吸引游客的一大原因。盡管長期以來貴州給人留下的印像往往與貧窮有關,但是近十年來由於當地旅游業的持續興旺,這裡的面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晨風)

精選文章: 人文地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