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29年大上海 看和平飯店的哥特奇景

景點

導讀 走進重開業的費爾蒙和平飯店,沒有從前的晦暗局促之感。相反,駐足於挑高15米的八角亭下,腳踩乳白色大理石,仰望淡黃泛藍灰的彩色玻璃,觀賞亭頂之上梯形、三角形、橢圓形、扇形等圖案構成的豐富幾何形狀,以及一盞古銅色鏤花吊燈,第一感覺是走進了一座哥特式宮殿。 透過八角亭的彩色玻璃,陽光傾瀉而下,灑在四面如牆高的鍍銀浮雕上。這四面浮雕上所刻的 ...

走進重開業的費爾蒙和平飯店,沒有從前的晦暗局促之感。相反,駐足於挑高15米的八角亭下,腳踩乳白色大理石,仰望淡黃泛藍灰的彩色玻璃,觀賞亭頂之上梯形、三角形、橢圓形、扇形等圖案構成的豐富幾何形狀,以及一盞古銅色鏤花吊燈,第一感覺是走進了一座哥特式宮殿。

透過八角亭的彩色玻璃,陽光傾瀉而下,灑在四面如牆高的鍍銀浮雕上。這四面浮雕上所刻的,是舊時上海的街景江景,全部出自上海檔案館的真實史料。

1929年,當時富甲一方的猶太商人愛利斯·維克多·沙遜出資,建造了一座高77米、共12層的芝加哥學派哥特式建築,起名華懋飯店。2007年4月,和平飯店停業修繕。享有很高知名度的和平飯店中餐館龍鳳廳,依然是一派龍鳳呈祥的華美景像,游龍戲鳳浮於屋頂,鐵杆窗棱舊物新用,只是在原有的塗料上加色勾勒,原有的山水壁畫因為修復難度太高,只能隱藏起來,足可見修復過程的謹慎保守。

另一處被恢復了原貌的地方是豐字形大堂,以八角亭所在的東西向通道為主軸,從東向西依次劃出一道道的垂直於主軸的縱向通道。東西向的主軸,依舊保留著上世紀初的圓型拱頂和一排古色古香的鏤花吊燈,直達旋轉門,將客人視線一直吸引到鑲嵌於旋轉門之上的彩色玻璃。

這幕情景不禁讓人感慨,當年的主人是何等重視這座飯店,把全世界最古典莊嚴之一的哥特式建築風格硬生生地搬到了中國上海。更讓人驚嘆,3年的修復讓這座80年的建築嶄新如舊。

大刀闊斧改造的是酒店的客房區。除九國套房只是部分修復以外,其他的客房區域全部敲光,重新布局,排設電線、管道。如今的客房區域,走道延續了公共區域的弧形拱頂,地上鋪著米色和藍色葉片相間的地毯,一改之前的暗沉色調,呈現出一派清新明快的歐式風格。八角亭:修復後的和平飯店的標志性景觀,挑高15米,頂部鑲嵌淡黃泛藍灰的彩色玻璃,站在亭內,沐浴天空灑下的柔和陽光,宛如神境。

ART DECO細節:從走進飯店的旋轉門到入住客房,整個過程中無處不讓人感受到它們的存在。有的純粹是裝飾所用,有的則是遮擋住暴露在外的空調和排氣設備,但毫無唐突之感,與周圍布置相映成趣。

和平收藏館:和平飯店80年的歷史如今都濃縮於這個面積不大卻很豐富的收藏館中。藏品以年代分類,包括了工藝飾品、餐具、鑰匙和鑰匙牌、信紙、菜單等等。其中兩張上世紀30年代的錄有客人在和平廳宴會情景的鋁制唱片被藏館保護員認為是最珍貴的史料。當然,一本介紹拉利克玻璃的原版書也非常珍貴。

Cin Cin吧:雪茄吧、雞尾酒吧、紅酒吧三吧合一,由手工串制的玻璃珠簾幕劃分開,扇形的彩色玻璃窗是最大亮點。牆上的一系列畫像雖以老上海的大家閨秀為模板,但由於采用了誇張、變形等當處理手段,顯得非常現代。


精選文章: 景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