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雲南麻風病康復村:僅剩7名村民

人文地理

導讀 魯奪村是中國雲南的一個麻風病康復村,目前僅剩下7名村民。去世前,80%的村民沒有與他們的親人見上最後一面。雲南省共有近200個麻風村,魯奪村只是其中之一。最初建立時,共有近80名麻風病患者被隔離在這個村子。 魯奪村村民趙金,站在破舊的廢棄村醫院外面。雲南省共有近200個麻風村,魯奪村只是其中之一。最初建立時,共有近80名麻風病患者被隔離在這個村子。 ...

魯奪村是中國雲南的一個麻風病康復村,目前僅剩下7名村民。去世前,80%的村民沒有與他們的親人見上最後一面。雲南省共有近200個麻風村,魯奪村只是其中之一。最初建立時,共有近80名麻風病患者被隔離在這個村子。

魯奪村村民趙金,站在破舊的廢棄村醫院外面。雲南省共有近200個麻風村,魯奪村只是其中之一。最初建立時,共有近80名麻風病患者被隔離在這個村子。現在,絕大多數患者已經離開人世,去世前也沒有和親人見上最後一面。

魯奪村的廢棄醫院,73歲的賀豐興正在抽煙。賀豐興最後一次看到他的家人是在1953年。當時,年僅13歲的他被父親送到這裡隔離現在,魯奪麻風村只剩下7名村民,其中有5人在患上麻風病後送到魯奪村,其他2人在魯奪村出生,他們的母親因麻風病在懷孕期間被隔離在這裡。

魯奪村的廢棄醫院,76歲的趙金鳳拄著拐杖邁過門檻。她的母親在懷孕期間被丈夫送到這裡,她本人也在這裡出生。麻風病也被稱之為“漢森氏脖,由麻風分枝杆菌所致,會損傷皮膚和周圍神經系統。此外,這種疾病還會導致肢體麻痹或者因為二次感染出現病變。

麻風村在中世紀比較普遍,尤其是在歐洲和印度,因為人們擔心這種可致人毀容的疾病具有很高的傳染性。幾百年來,很多文化都將麻風病視為一種詛咒或者神靈的懲罰,只有牧師或者聖徒能夠治療這種疾玻

由於對麻風病的恐懼,很多沒有患麻風病但感染其他皮膚病的人也被送進麻風村。根據20世紀進行的研究,麻風病很難感染,全世界有多達95%的人對這種疾病免疫。這種研究促使反對隔離做法的倡導者們將麻風病稱之為世界上傳染性最小的疾玻


精選文章: 人文地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