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以下是國家地理網站評出的本周最佳圖片集,其中包括美國宇航局新發現的小行星族,哈薩克斯坦的油田,以及火山上空的特殊雲帶現像等等。

這張照片於5月31日由美國宇航局對地觀測的“海洋”衛星獲取,拍攝的是墨西哥海岸外一座火山島上空如游蛇般的雲帶。
索科羅島上海拔高達3445英尺(約合1050米)的盾狀火山阻擋了強勁的氣流,在這股氣流的作用下形成形態奇異的雲層結構,包括蜿蜒的雲帶和渦旋,在流體力學中被稱為“卡門渦街”。

兒童節這天,一顆小行星掠過地球,吸引了所有人關注的目光。但實際上前幾天還有另外一則值得關注的有關小行星的新聞,那就是美國宇航局在5月30日宣布他們發現了一些隱藏於火星-木星軌道之間的新的小行星族。
這張示意圖所展示的便是小行星族誕生的過程。當一顆較大的星體因為遭受致命撞擊而碎裂成小塊,便會形成軌道和物理性質都較為相近的小行星族。
美國宇航局的研究人員借助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WISE)的數據在紅外波段掃描數百萬顆小行星,並從中識別出28個新的小行星族。接下來研究人員將嘗試還原這些小行星在碎裂之前的母體狀態——究竟是什麼樣的母體,在何種過程中發生破碎並形成了今天我們所見的小行星族?

這張照片由韓國KOMPSAT衛星拍攝,展示的是中亞哈薩克斯坦靠近裡海東岸的一片油田區域,可以看到這裡白色道路網縱橫交錯。這張照片於5月24日對外發布,可以看到平坦地面上覆蓋著稀疏的植被,在圖像頂部附近還可以看到一些水體和近旁的濕地區域。

這張照片於5月24日對外發布,美國宇航局斯皮策空間望遠鏡的紅外之眼穿透層層雲霧,目睹隱藏其中的“恆星工廠”,這裡正有大量的年輕恆星被不斷制造出來。這就是Iris星雲,距離地球1300光年,其中高溫的年輕恆星發出的紫外輻射照亮了周遭。

5月下旬,太陽系的三顆行星罕見的在地平線附近形成一個明顯的三角形。在這張照片中,喜馬拉雅山區,這三顆行星就像是一個箭頭,指向傍晚的地平線。
這三顆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和木星。在日落時分這三顆行星出現在西北方的低空中,這樣的情形持續了數周時間。當然這種所謂的“會聚”完全是從地球上觀測而形成的視覺效果。實際上這三顆行星完全不可能相互接近,它們各自之間永遠相隔數億公裡的遙遠距離。
從水星表面反射的太陽光只需要大約9分鐘便可以抵達地球,而從木星反射的陽光要被我們看到,則需要在太空中傳播51分鐘之久。

5月29日,中亞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第36遠征隊乘坐俄羅斯“聯盟”運載火箭出發前往國際空間站。
此次飛行搭載著行動指令長,俄羅斯宇航員費德羅·尤爾奇欣(Fyodor Yurchikhin),歐空局宇航員飛行工程師盧卡·帕米他諾(Luca Parmitano)以及美國宇航員凱倫·內伯格(Karen Nyberg)。
此次發射采用快捷飛行模式,僅在發射之後6小時,圍繞地球4小時之後,搭載宇航員的飛船安然抵達國際空間站並與這艘足球場大小的龐然大物成功對接。在預計為期4個月的任務期間一共安排了4次太空行走,其中第一次太空行走將由歐空局的意大利宇航員執行。(晨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