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世界各地昆蟲美食(圖)

人文地理

導讀 吃蝗蟲在亞洲並不算新鮮事,日本人和泰國人尤其情有獨鐘。在北京著名的東華門夜市,小販們不斷推銷著這些對環境友好,且富含纖維的肉類替代品。由於蛋白質含量高,油炸的蝗蟲吃起來還有點像炸雞。 蟋蟀是世界上最常見的食用昆蟲之一,而且被認為是老撾解決營養不良問題的方案之一。在首都萬像,像這樣的油炸蟋蟀和蚱蜢在市場上隨處可見。根據聯合國的一份 ...

吃蝗蟲在亞洲並不算新鮮事,日本人和泰國人尤其情有獨鐘。在北京著名的東華門夜市,小販們不斷推銷著這些對環境友好,且富含纖維的肉類替代品。由於蛋白質含量高,油炸的蝗蟲吃起來還有點像炸雞。

蟋蟀是世界上最常見的食用昆蟲之一,而且被認為是老撾解決營養不良問題的方案之一。在首都萬像,像這樣的油炸蟋蟀和蚱蜢在市場上隨處可見。根據聯合國的一份消費者反饋報告,養殖的蟋蟀比野生的蟋蟀更為美味。

這些長條形的竹蟲在泰國和許多東南亞國家都被視為美味的小吃。通常一到晚上,全泰國都隨處可以見到販賣油炸竹蟲的小推車。據稱一小包竹蟲售價為20泰銖。

蜘蛛並不是昆蟲,但也不妨將其放入這些美食的行列。油炸或燒烤蜘蛛是柬埔寨非常流行的日間小吃,在金邊的中央市場(上圖)等地方,以及各個城市餐館中都有銷售。據聯合國的報告,蜘蛛富含鋅和鐵,而且對於許多貧困的柬埔寨農民而言,蜘蛛是重要的經濟來源。

來到柬埔寨的旅行者會發現,這種紅色的樹蟻比大蜘蛛更加流行。在這道牛肉和羅勒的炒菜中加入紅色樹蟻之後,吃起來有種特殊的酸味。


精選文章: 人文地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