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巨樹樹根橫跨河流纏繞成橋

自然地理

導讀 這裡是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腊島西部境內,在湍急的河流上方僅僅數米高處,人們用纏繞在一起的發達樹木根系構建成“活的橋梁”。在當地語言中這種樹根橋梁被稱為“Jembatan Akar”,其在連接溝通當地各居民點之間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 游客們正穿行在這座用兩岸的樹根纏繞生長在一起而建成的“大橋”上 那麼這座橋最初是怎麼來的呢?來自溪流兩岸村落的人們將溪流 ...

這裡是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腊島西部境內,在湍急的河流上方僅僅數米高處,人們用纏繞在一起的發達樹木根系構建成“活的橋梁”。在當地語言中這種樹根橋梁被稱為“Jembatan Akar”,其在連接溝通當地各居民點之間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

游客們正穿行在這座用兩岸的樹根纏繞生長在一起而建成的“大橋”上

那麼這座橋最初是怎麼來的呢?來自溪流兩岸村落的人們將溪流兩側的兩棵大樹的根系相互纏繞,隨後在長達26年的時間裡,這些纏繞在一起的根系不斷生長,變得更加結實,終於達到了可以通行的地步。

這條全長約30米的樹根橋歷經大約26年才得以建成。這一項偉大的創舉被恰好在當地向導帶領之下來到這裡拜訪的業余攝影師羅伯特斯·普亞托(Robertus Pudyanto)拍攝了下來。

羅伯特斯表示:每到節假日就會有很多游客前來這裡參觀這座神奇的橋梁。他說:“這條橋梁非常重要,在當地人的生活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這是一項偉大的創舉,但是當暴雨如注時,你在橋上行走仍然應該非常小心,因為這時橋上會變得非常濕滑,要知道你腳下幾米就是湍急的河流。”

這座橋是用位於兩岸的大樹樹根交纏在一起建成的。這種樹根橋的做法最早是由當地一位名叫帕金·索翰(Pakih Sohan)的宗教首領發明出來的,時間上可以追溯到1890年。而建造這座橋的過程大致花費了26年。

當地人流傳著一種傳說,認為在靠近這座樹根橋的河位置下河游泳將可以帶來好運和財富。在那之前這條河上有一座用竹子搭建的小橋,但是在洪水期這樣的小橋根本抵擋不住衝擊而毀壞。現在這裡的樹根大橋已經成為一個受歡迎的熱門景點

這座橋完全由大樹的樹根相互纏繞形成,腳下便是湍急的河水,走在橋上讓人感到難以置信(晨風)


精選文章: 自然地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