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太空圖

天文

導讀4月17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每周國家地理網站都會公布一周來的最佳太空圖片精眩本周發布的圖集主要關注了上周末的太陽爆發,星雲,以及從太空觀察到的地球美景。 這張照片拍攝於3月16日,這裡是伊朗境內沙漠中孤獨矗立的一座廢棄古城,浸沒在銀河的熠熠星光之下。頭頂上,銀河縱貫南北,在地球大氣層的作用下發出白色淡淡光芒,讓整個夜色中多了一 ...

4月17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每周國家地理網站都會公布一周來的最佳太空圖片精眩本周發布的圖集主要關注了上周末的太陽爆發,星雲,以及從太空觀察到的地球美景。

這張照片拍攝於3月16日,這裡是伊朗境內沙漠中孤獨矗立的一座廢棄古城,浸沒在銀河的熠熠星光之下。頭頂上,銀河縱貫南北,在地球大氣層的作用下發出白色淡淡光芒,讓整個夜色中多了一層淡淡的淺綠和紫色。

和極光不同,之所以會發生極光現像是因為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和地球大氣中的分子發生碰撞發光,而大氣輝光則是由於紫外線激發了距離地面85~95公裡高度上的空氣分子導致的。這些空氣分子——其中大多數是氧氣分子——從激發態恢復時便會以光的形式釋放出能量,形成大氣輝光。

這張照片是太陽動力學天文台(SDO)於3月28日拍攝的。圖像上可以看到劇烈爆發的太陽。在太陽強大磁場的作用下,那些猛烈掙扎試圖逃離太陽表面的高溫等離子體最後仍然會被拽回日面,形成復雜的扭曲結構。

科學家們預測2013年將會迎來太陽活動的極大期,屆時太陽活動將會更加活躍和劇烈。而就在4月11日,太陽發生了這一次劇烈的爆發,大約兩天之後,也就是4月13日的周末開始影響地球。不過此次爆發對地球的影響並不顯著,只是造成了地球兩極地區出現稍多一些的極光而已。

這張照片是由正圍繞火星運行的美國宇航局火星勘測軌道器(MRO)搭載的高分辨率成像科學實驗設備(HiRISE)拍攝的。展示的是火星上一個撞擊坑底部的崎嶇地形。這張照片於4月10日對外發布。這些破碎的大石塊直徑很多都超過1米,其中還混雜有很多粒徑較小的岩塊。這種混雜形式被稱為巨角礫岩,一般是隕星撞擊等劇烈衝擊事件中形成的。

這張照片由歐洲南方天文台拍攝,於4月10日對外發布。其展示的是一顆恆星在最終毀滅之前的最後嘆息,它噴出的氣體形成一個不斷擴展的發光氣體雲。這類氣體雲就被稱為是“行星”,這裡所展示的這個行星狀星雲編號為IC 1295,距離地球約3300光年。

當和太陽大小相仿的恆星逐漸走到生命的盡頭,它們並不會安安靜靜地離世。在恆星生命的最後階段,其內部不再穩定的核聚變反應讓恆星內外壓力平衡出現波動,導致大量氣體被拋射到周圍空間,恆星本身發出的輻射照亮了這些氣體,使其整體發光。

這張照片是今年4月份歐洲空間局的衛星拍攝的,展示的是美國華盛頓州郊外成片的農田景像,一塊塊的天地宛如大自然的拼接圖。這一地區位於哥倫比亞高原東南,這裡是華盛頓州主要的小麥產地。(晨風)

華夏地理iPad交互雜志登陸App Store 限時免費

精選文章: 天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