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次獲取原子3D形式下的真實樣貌

科技

導讀 騰訊科學訊(過客/編譯)想要了解原子在3D狀態下的樣貌嗎?現在機會來了,一段最新的視頻展示了極限放大之後的鉑納米微粒。視頻以3D形式展示了一個緩慢旋轉的鉑原子晶格,而且從某些角度你能夠看到一種精准排列的構造。這些新景像是由一種全新的納米成像技術形成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所開發的這項技術,能夠讓科學家們以3D形式觀察納米構 ...

騰訊科學訊(過客/編譯)想要了解原子在3D狀態下的樣貌嗎?現在機會來了,一段最新的視頻展示了極限放大之後的鉑納米微粒。視頻以3D形式展示了一個緩慢旋轉的鉑原子晶格,而且從某些角度你能夠看到一種精准排列的構造。這些新景像是由一種全新的納米成像技術形成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所開發的這項技術,能夠讓科學家們以3D形式觀察納米構造。

鉑納米微粒的3D重建。

視頻中展示的鉑原子表現。

迄今為止,科學家們只能夠以2維模式觀看原子排列。但是為什麼以3D形式觀看納米構造是有用的呢?這是因為3D形式能夠展示被稱作變位的微小結構不規則性。西北大學材料科學系教授勞倫斯-馬克斯對《赫芬頓郵報》說道:“變位會改變材料的強度,因此變位對於目前使用納米粒子打造的新材料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這種全新的成像技術可能有著廣泛的應用,馬克斯說道:“有許多技術中都可以用到這種成像方法,包含生物燃料催化劑甚至是更小的電子器件。”它的工作方式類似於原子級的CT掃描,研究人員從許多角度拍攝納米微粒的照片,然後把它們組合到一起形成一種3D圖像。為了創建視頻,研究人員從不同的角度拍攝了超過100張納米微粒的照片,描繪出微粒結構內27000個原子每一個所處的位置。


精選文章: 科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