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出游尋找最美春天 國內七大賞花地推薦

景點

導讀4月2日電(生活頻道 陳薇伊)草長鶯飛四月天,四野潔淨皆清明。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將至,正是出游踏青、緬懷先人、寄托哀思、登高望遠的好時節,蟄伏了一冬的人們或許早已“身未動,心已遠”,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尋找春天的氣息,感受萬物復蘇的驚喜。然而,哪裡的春天最美麗?哪裡賞花最有趣最好玩?下面就請跟隨生活頻道一起去尋訪各地最美的春天吧。 江西婺源 戴 ...

4月2日電(生活頻道 陳薇伊)草長鶯飛四月天,四野潔淨皆清明。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將至,正是出游踏青、緬懷先人、寄托哀思、登高望遠的好時節,蟄伏了一冬的人們或許早已“身未動,心已遠”,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尋找春天的氣息,感受萬物復蘇的驚喜。然而,哪裡的春天最美麗?哪裡賞花最有趣最好玩?下面就請跟隨生活頻道一起去尋訪各地最美的春天吧。

江西婺源 戴向陽 攝

1.江西婺源

說到春季賞花,不可不提江西婺源。這個被稱為“中國最美鄉村”的地方,是許多人春季出游向往的賞花勝地。

走進婺源,村村是漫山的紅杜鵑,滿坡的綠茶,金黃的油菜花,加上白牆黛瓦,五種顏色,和諧搭配,勝過世上一切的圖畫。“中國最美的鄉村”最美的季節便是4月油菜花開放的時候。

江西婺源還是許多驢友及攝影愛好者最愛的取景地。婺源縣秋口鎮月亮灣,油菜花田、茶園、小樹林、撐著小竹排在溪河中打漁的漁民與田野間相鄰的徽派建築群組成一幅五彩斑斕的美麗畫卷。

雲南羅平 游客穿行於油菜花海中。和曉瑩 攝

2. 雲南羅平

說到油菜花,另一個不得不說的賞花勝地便是雲南羅平。

羅平是我國的油菜生產基地縣,也是蜜蜂春繁和蜂產品加工基地。每年春天,20萬畝油菜花在羅平壩子競相爭放,放眼望去,是一片一望無際的金黃,無論什麼人,凡駐足這個最大的天然花園內,無不感嘆羅平是“金玉滿堂”之鄉。

每年3、4月份,十萬畝油菜花競相怒放,朝陽下迷人的景色都會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光。

武漢大學櫻花 張暢 攝

3. 武漢大學櫻花

每年春天,武大櫻花都會引起人們的關注。武大櫻花開於三月中旬,至下旬最為鼎盛,花期較短,僅13-20天左右。每年櫻花盛開之時,來自全國各地的游人旅客如織如潮,有百萬以上的游客慕名來。

自2012年3月28日起,武漢大學開始征收每人10元的入校賞櫻門票,不少外地及本地游客湧入櫻花大道,在櫻花的“海洋”裡漫步踏青。

今年櫻花季,武漢大學仍征收10元入校賞櫻門票,收費沒有擋住游人的步伐,各地游客絡繹不絕,前來賞櫻留念。

南京梅花山 中新社發 泱波 攝

4. 南京梅花山

春季不僅可以賞櫻、看油菜花,還可以賞梅,南京梅花山便是一個好去處。

南京梅花山在中山門外鐘山南,處於明孝陵神道環抱中。梅花山,因山上多紅梅而得名。是全國著名的賞梅勝地之一。每當早春時節,梅花山的萬株梅花競相開放,層層疊疊,雲蒸霞蔚,使數十萬海內外踏青賞梅的游人沉醉其中,留連往返。梅花山面積達1533畝,植梅3萬多株,共有350多個品種,居全國前列,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梅山”。

隨著天氣的轉暖,南京梅花山進入賞花佳期,“南京紅”、“南京紅顏”、“早綠萼”、“淡妝宮粉”、“粉紅朱砂”等品種一步一景,紅、綠、粉、黃、白融在一起,為前來踏青的游客帶來一場春天的視覺盛宴。

安徽黃山風景如畫 中新社發 方也廣德 攝 圖片來源:CNSPHOTO

5. 安徽黃山

清明時節,皖南風景也是一絕。每年3月到4月,黃山市休寧齊雲山金黃燦爛的油菜花便次第盛開。

隨著氣溫迅速回升,安徽黃山市休寧齊雲山腳下的油菜花盛開怒放,80萬畝油菜花、30余個油菜花景點將奏響黃山春季的華美樂章。

3月中旬至清明節是油菜花的旺花期,一片片油菜花縱橫錯落競相綻放,在明媚春光的映射下,與星羅棋布的徽派古民居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美麗迷人的金色圖畫,美不勝收。

河北趙縣梨花 資料圖 冀友 攝 圖片來源:CFP視覺中國

6. 河北趙縣梨花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每年4月,河北省趙縣25萬畝梨園成了花的海洋,引得游人紛至沓來。

梨樹經過寒冬飛雪,被一夜春風吹醒,遍地的梨樹競相吐蕊鬥艷,玉樹瓊花如皚皚白雪灑滿大地。倘若遇得一場春雨,洗落一樹梨花,“梨花一枝春帶雨”,一地碎玉散珠,不定還能引起多少詩情呢。

石家莊趙縣萬頃梨花似雪海,聲名在外,每年春季,許多游客紛紛慕名前來觀賞梨花,在梨樹下拍照留念。

北京玉淵潭櫻花 杜洋 攝

7. 北京玉淵潭

北京玉淵潭是國內賞櫻的一個好去處,每年的櫻花街熱鬧非凡。

每年4月,隨著氣溫的回升,玉淵潭的櫻花便次第開放,先是早櫻,迫不及待地綻放與游客打招呼,到4月中下旬,便到了櫻花全盛的時期,豐滿的花枝低垂搖曳,姹紫嫣紅中帶給人們熱烈歡樂的賞春氣氛。

近年來玉淵潭不斷將品種推陳出新,目前共擁有近20個品種2000株櫻花。櫻花的花期短暫,因此,大家賞花需及時,還要文明賞花,不要隨便攀折花枝,破壞景觀。(生活頻道) 【編輯:陳薇伊】


精選文章: 景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