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星”彗星亮相南半球天空

天文

導讀原文作者:Andrew Fazekas翻譯:apsxm 捕獲 攝影:亞歷克斯·采尼, TWAN台 來自寒冷的太陽系外圍的“泛星”彗星正向太陽靠近,是本月夜空的重要看點。 上周當這顆彗星還在接近太陽的時候,嚴陣以待的天文攝影家們像亞歷克斯·切尼在澳大利亞墨爾本上空第一次捕捉到這顆閃亮彗星的圖片。 從3月10日開始,這顆彗星進入北半球的上空,隨著塵埃和氣體物質不斷地從它 ...

原文作者:Andrew Fazekas
翻譯:apsxm

捕獲

攝影:亞歷克斯·采尼, TWAN台

來自寒冷的太陽系外圍的“泛星”彗星正向太陽靠近,是本月夜空的重要看點。

上周當這顆彗星還在接近太陽的時候,嚴陣以待的天文攝影家們像亞歷克斯·切尼在澳大利亞墨爾本上空第一次捕捉到這顆閃亮彗星的圖片。

從3月10日開始,這顆彗星進入北半球的上空,隨著塵埃和氣體物質不斷地從它那冰凍的表面噴發出來最終形成一條尾巴,預計彗星的亮度會進一步提升。

“泛星”是2011年在夏威夷一個小行星監測項目中第一次被發現並命名的,當時這顆彗星在木星和土星之間運行。兩年之後,它的亮度增加了一百萬倍而且在它與太陽的親密邂逅中並未破碎—這對天文觀測者來說很是幸運。

海拔高而干燥的地區

攝影大使:尤裡・貝萊特斯基,歐南台

三月初,借助南美阿塔卡瑪沙漠的高海拔和干燥的氣候,尤裡・貝萊特斯基捕捉到日落後“泛星”彗星出現在西方地平線上空的照片。

不論彗星運行於其軌道上的什麼位置,慧尾始終背向太陽。這是因為太陽輻射出的熱能使彗星上的物質蒸發並噴入太空。據報導,“泛星”的彗尾大約與天空中滿月的直徑相當,但在接下來的一周,隨著更多的氣體和塵埃釋放出來,預計彗尾會更長。

彗星特寫

攝影大使:伊格納西奧・迪亞斯・保比羅

安裝於望遠鏡後面的照相機向我們揭示了這顆富有戲劇色彩的“泛星”錯綜復雜結構的細節。伊格納西奧・迪亞斯・保比羅於3月3日在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捕捉到一張特寫,清楚的展示出由氣體和塵埃的白色氣流構成的慧發(彗星的瞬間氣圈)和噴入太空的冰冷慧尾。

最近距離

攝影大使:艾米利奧・萊帕利

智利維克那的崎嶇群山背後,一顆小小的彗星衝破晚霞。艾米利奧・萊帕利在3月5日抓拍到了“泛星”彗星,當時這顆彗星還在繼續接近太陽,但已達到距地球最近的位置,1億英裡(也就是1.6億公裡的位置)。

並駕齊驅

攝影大使:約翰·薩基西恩

自然和技術在這張照片中完美融合,當時“泛星”正飛臨新南威爾士州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帕克斯射電天文台上空。3月5日,約翰·薩基西恩利用現成的帶長焦鏡頭的單眼數字照相機拍下了晚霞中彗星明亮的慧發和短租的慧尾。

長久的注視

攝影大使:盧克·歐布萊恩

這是一張令人驚嘆的“泛星”照片,是3月4日在塔斯馬尼亞島霍巴特的威靈頓山的山頂拍攝的。彗星正從西方傍晚的低空中劃過,盧克·歐布萊恩說當時這顆彗星能用肉眼看到,像是一個模糊的光點,將圖像經過60秒的曝光後拍攝就能真正顯示出它炫麗的景像。


精選文章: 天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