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州蝦蟆石箭樓。 記者 陳維燈 攝

箭樓的一面顯現出暗紅色。 記者 陳維燈 攝
蝦蟆石箭樓位於萬州區分水鎮悅君山山巔,海拔超過1200米,主體由一塊塊巨大條石層層疊加而成。
它是如何建造的?它立於絕壁荒郊,守護的是什麼?它為何又呈現出半灰半紅的色彩?
編者按
在重慶的地理版圖上,矗立著一群特別的建築——它們都歷經百年乃至千年的風雨,或隱於鄉野村落,或藏於峽谷江畔,或沒於大山密林;它們或由青石壘砌,或為黃土夯就;它們一般都設在要隘險道,或懸崖峭壁之上,大都用於防御阻止敵人的進攻……它們被稱作碉樓。
前不久,一項文物普查的結果被公布:重慶曾經擁有上千座碉樓,是全國擁有碉樓較多的城市之一。
從今天起,讓我們開啟一段特殊的旅程,走進那一座座隱沒在鄉間野嶺之間的神秘碉樓——它們是誰?它們在哪兒?它們有著怎樣的傳奇?
午後,斜陽穿過瞭望口,投射在碉樓裡的射擊孔上。光影交織裡,置身於蝦蟆石箭樓,恍若隔世,300多年的歷史,就在日升日落中悄然流逝。
這是2013年3月10日,春日的陽光斜掛在碉樓頂上,光影在悅君山的林縫間灑下斑駁。
300多年前的清康熙七年(1688年),分水紳士陳四爺也是在這樣的一個午後,焚香禱告,隨後指揮工人在平整後的地基上壘上了第一塊青石……
陳四爺或許不會想到,300多年後箭樓依然屹立於悅君山的絕壁之巔,今人以箭樓旁有一形似蝦蟆(即蛤蟆)的巨石,將其命名為蝦蟆石箭樓。
箭樓依舊在,只是圍繞著這座箭樓的謎團,或許永遠沒有答案。
箭樓由青石壘砌, 修造技法與建金字塔相似?
從萬州區分水鎮沿陡峭的盤山公路而上,沿小路攀爬至一絕壁,無路可去,眼前陡然出現的便是蝦蟆石箭樓。
它一面隱於荒草松林中,一面面向悅君山幾百米高的懸崖。站在箭樓之下,幾步之外便是萬丈深淵,令人不寒而栗。
整座箭樓為石木結構,平面呈正方形,三樓一底,通高10余米,每邊長約7米,四壁設有窗戶、瞭望孔、射擊孔等,民居式大門高2米有余,寬1米多,石門框鐫刻有隸書對聯,橫批:萬夫莫開;上聯:峭壁摩天鐵鳳山岩都似畫;下聯:碉樓撥地蝦蟆石頂此為屏。
萬州多山,山中產石,萬州的青石自古便是營造建築的上好材料。蝦蟆石箭樓自然就地取材,以優質的青石為主要材料。
但是,修建蝦蟆石箭樓的青石,最輕的也超過半噸,石材可以就地取材,但沒有塔吊,要把這麼重的青石壘砌到10多米高,當時是怎麼建造的?
“說是用滑輪把石頭拉上去的。”當地66歲的農民屈華成自小就聽長輩們擺談箭樓的故事,記得說的是當時工匠先用原木立起十幾米高的三腳架,然後在架頂掛上滑輪,通過滑輪將青石拉上空中。
在箭樓外的青石板上,有幾個直徑約20釐米的圓形坑洞。屈華成認為那就是當年立三腳架的地方。
但分水鎮竹山村宣傳干部李家國卻提供了另外一種可能。
李家國曾幾次跟隨萬州區文管所的專家對箭樓進行考察,“專家們說,那時候的工匠很可能采取了‘搭跳板’的方法。”所謂“搭跳板”,就是利用直角三角形原理,短的直角邊就是箭樓的高度,斜線就是搭跳板的線路。這樣的建造方式和目前專家考證出的埃及金字塔修建技法有幾分相像,所以,在萬州,也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萬州箭樓就是中國的金字塔。
但是,無論是用滑輪還是“搭跳板”,要將青石運到10多米高的頂部,所耗的財力、物力、人力,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立於絕壁荒郊, 造箭樓是為了藏金銀?
據屈華成回憶,小的時候經常聽爺爺說起箭樓的種種傳奇故事,其中提及最多的就是陳四爺富甲四方,引無數人羨慕,自然也是土匪劫掠的重點對像。
果真如此的話,花費巨資在絕壁修箭樓的陳四爺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擺明了讓土匪來搶?
“陳四爺修箭樓是為了防土匪不假,但不是為了自己的金銀財寶,而是為了周圍鄉鄰,過往客商的安全。”今年80多歲的村民王正福耳聰目明,他說,別看現在箭樓周圍幾乎荒無人煙,但在當年,分水一帶乃是巴蜀古道咽喉,地理位置和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據《分水志》記載,“清康熙七年分水紳士陳四爺在‘萬達古道’(萬州至達州)之悅君山絕壁隘口處,出資修建該箭樓,以防御和打擊反賊,保家安民。”
王正福還記得,解放之前,此地依然保留有許多店鋪,其父親當年就在此開店。
只是,陳四爺為何要花費巨資在此修建箭樓保護當地村民和過往商賈?是出於政令還是自己的善心?一切,都已無人作答。
箭樓一面呈暗紅色, 死者鮮血染紅?
青石壘砌,經歲月風霜,蝦蟆石箭樓依然巍然挺立,但細細觀察,發現牆體顏色有差異:靠近松林的一面,內外牆皆是灰白色,而面向崖壁的一面內外牆則逐漸呈現出一種暗紅色。
為什麼同樣材質的青石會呈現出兩種顏色?
“死人的血染紅的。”屈華成和王正福都這麼說。
是什麼人的血,會噴灑在這箭樓上,又為什麼只殘留在箭樓的一面?
據《分水志》記載,清嘉慶三年(1798年),白蓮教地方頭領王三槐、郭長竣五一凱率眾在梁山(梁平)、萬縣培文等地起亂,攻占城邑,與清軍作戰。5月初,清軍馬統帶率5000余官軍與白蓮教在蝦蟆石山上惡戰,異常慘烈。
屈華成、王正福口中的“死人血”,指的正是當時戰死的清軍官兵和白蓮教教眾。
事實果真如此嗎?“那只是民間傳說,當不得真。”李家國說,專家對箭樓的青石成分進行分析後認為,由於建造箭樓的青石中含有鐵,鐵氧化後會呈現出紅色,這才使箭樓顯現出暗紅色。
那麼,為什麼箭樓只有面朝懸崖的一面呈暗紅色呢?
“專家說,這一面受日光照射更充分,日光對鐵元素的氧化起了加速作用;而面向松林的一面由於松林對陽光的遮擋,氧化過程相對較慢。”李家國記得,文管所專家還斷定,隨著時間推移,整座箭樓都會呈現出暗紅色,“那時,這座箭樓就更加特別了。”
小貼士
蝦蟆石箭樓位於萬州區分水鎮竹山村和後山鎮天池村交界的悅君山山巔。從重慶主城區出發,經渝宜高速在萬州區分水鎮下道,再從分水鎮可開車至半山腰,然後沿小路攀爬一個小時左右至山頂。村民說山上偶爾有豹子等野獸出沒,徒步登山者,建議避開早晚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