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發現海膽的外骨骼上有高濃度的鎳,可捕獲CO2。
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科學家們近日意外地發現,海膽是碳捕獲能手,它可將二氧化碳(CO2)轉化為貝殼。科學家稱,這一發現有助於研發有效的碳捕獲和存儲系統,這項技術可被用來將發電廠排放的廢氣轉化成無害的碳酸鈣。此項研究的研究報告發表在了最新一期的《催化科學與技術》雜志上。
紐卡斯爾大學的科學家在觀察海膽幼蟲時,他們發現其外骨骼上有高濃度的鎳。研究人員發現,在這些極其微小的鎳顆粒的作用下,當海膽被放入含CO2的水中時,CO2完全被清除了。紐卡斯爾大學的利迪伽•塞勒博士(Dr Lidija Siller)說:“這是一個簡單的系統,只要在冒著CO2氣泡的水中加入鎳納米顆粒,就可以捕獲比平常更多的碳,還可以很容易地把它轉化成碳酸鈣。這種方法似乎好得令人難以置信,但它卻是可行的。”他還補充說:“利用鎳作為催化劑的好處在於,pH值不會對它造成影響,還由於它具有磁特性,它可以被重復用於捕獲碳。這樣的碳捕獲系統很廉價,價格比碳酸酐酶便宜一千倍。此外,在這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碳酸鹽是有用的,而不會危害環境。”
據了解,許多海洋生物都能夠將水中的二氧化碳轉化成碳酸鈣,如蛤蜊、牡蠣和珊瑚等物種可將二氧化碳轉化成它們的殼和其它硬骨部位。(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