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片高地上遠遠望去,大片的金色草甸和各種色塊的沼澤交織在一起,斑斕交錯,真像一塊巨大的虎皮鋪在山間,虎皮壩因此而得名。
冷谷寺是康南的藏傳佛教聖地,寺中不僅收藏了大量經文,還存放著被稱為“格聶三寶”的稀世奇珍——珍稀的母鹿角,岩石中取出的法器海螺,還有被稱為“格聶之心”的乳白色奇石。

美麗的地方
肖扎湖位於一個開放式山谷,裸露的岩壁上寸草不生,而谷底卻覆蓋著生機盎然的濕地和森林。湖水形成的肖扎瀑布,在巨大的岩壁上發出陣陣轟鳴。
格聶又名崗波貢嘎,藏語意為“居士”,它位於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熱柯鄉,距離縣城約70公裡,深藏在沙魯裡山系的中段,海拔6204米,為四川第三高峰。在藏民的傳說中,格聶是一位穿白袍的戰神的化身,因此格聶被尊為神山,成為康巴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白教)的發祥地。現在,以格聶神山為中心的土地已被劃為格聶自然保護區。
以格聶命名的這塊地方,足足有500平方公裡,人口卻只有幾千人。不過,它的魅力一直鮮為人知,只有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曾在詩中寫到:若我有萬丈的白綢緞,我將把崗波貢嘎裹起來。它讓你不知不覺地沉醉……
幾年前,四川省登山隊的隊長曾告訴我,“走遍川西,格聶毫無疑問是最美的地方。”還有一次,一位藏族朋友告訴我,在格聶腳下冷谷寺的牆壁上,寫著一排紅色的經文,那是一個遠道而來修行的僧人用血所書:我走遍了康南所有的地方,這裡最美!從此,我就記住了格聶這個名字,它促使我踏上了去往康南的路途,探尋這片最美之地……
翻過鐵匠埡口
穿越高原的秋色畫廊
汽車從理塘縣城出發,進入毛埡壩草原,秋天的草原萬裡晴空,藍色的無量河映入眼簾。沿無量河的支流而上,蜿蜒的簡易公路盤旋曲折,直達海拔4770米的鐵匠山埡口。前方的鐵匠山,如同3座聳立著的巨大金字塔,山體上布滿冰川漂礫(由冰川搬運到高處的巨大冰磧礫石),荒涼且宏大,這是典型的冰川遺跡地貌。古冰川的搬運運動和長年的風化,造就了鐵匠山形狀奇特的山形,盡管它們有猙獰的面孔,卻被當地人親切地叫做“鐵匠三兄弟”。
在鐵匠山的腳下有一個藍寶石般的小海子,與裸露的山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給人以剛柔相對的美感。司機告訴我們:“鐵匠山埡口是通向格聶神山的山門,也是傳說中康南香巴拉的聖門。而腳下的這條公路,幾年後也將鋪上柏油,以後到格聶神山就沒有那麼艱辛了。”從他臉上欣喜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渴望與外界有便捷的往來。但在我心裡卻多少有一絲擔憂,便捷的交通是否會讓格聶遭到過度的開發,而失去現在的寧靜。

格聶主峰日出情景
翻過埡口,一排巨大的白色山系赫然眼前。自西向東,格聶神山、肖扎神山、喀麥隆神山,並排而立,氣勢磅礡。經過4個多小時的顛簸,河谷開始變得寬闊,我們到達了章納鄉。
次日,為了看見雪山峰頂的日出,我們很早就起床出發了。一路沿熱地曲河谷而上,潺潺作響的綠色溪流清澈見底,五彩斑斕的色彩鋪滿了河谷兩岸的茂密樹林,整條河谷猶如一條展示高原秋色的巨大畫廊。轉過一個山坳,太陽漸漸顯露,在朝陽的照射下,一座尖銳挺拔的山峰瞬間出現在河谷正中,峰頂金光環繞,山腰則被一環環雲霧環抱著,這正是格聶三大神山之一的喀麥隆神山。
沿河谷上行約4公裡,過一座木橋,便到達了乃干多。乃干多是一個典型的牧民村莊,在陽光的斜射下,錯落有致的藏族民居和青稞架上,顯露出一條條變幻的光影。溪流在村子裡緩緩流過,一群孩子正在路旁嬉戲,牧民們悠閑地吆喝著牛羊,讓我們仿佛走入了世外桃源。伴隨著河谷蜿蜒延伸,在每一個轉彎處,喀麥隆神山和格聶神山會不經意地出現在視野中,它們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大約兩個小時後,我們走出了河谷,眼前是一片開闊的草唱—冷達牧常穿過牧場,轉過一個小彎,就到達了虎皮壩。正對著我們的格聶神山主峰猶如一尊自然形成的坐佛,笑容可掬,惟妙惟肖。站在一片高地上遠遠望去,大片的金色草甸和各種色塊的沼澤交織在一起,斑斕交錯,真像一塊巨大的虎皮鋪在山間,虎皮壩因此而得名。坐在平坦的草地上,一旁是清澈的河流,抬頭仰望,格聶就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