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探測器拍到火星1500公裡長大型河道

天文

導讀 一幅電腦生成的圖像,利用“火星快車”探測器獲取的數據繪制,展示了火星魯爾谷一個由河流形成的地貌 利用“火星快車”對魯爾谷觀測時獲取的數據繪制的圖像 這條水道的寬度達到7公裡,深度大約在300米左右,據信由流水形成。流水穿過高原和平原 一幅彩色俯視圖,揭示了隕坑和河床的深度 借助於攜帶的兩台照相機,“火星快車”能夠獲取魯爾谷的3D圖像 ...

一幅電腦生成的圖像,利用“火星快車”探測器獲取的數據繪制,展示了火星魯爾谷一個由河流形成的地貌

利用“火星快車”對魯爾谷觀測時獲取的數據繪制的圖像

這條水道的寬度達到7公裡,深度大約在300米左右,據信由流水形成。流水穿過高原和平原

一幅彩色俯視圖,揭示了隕坑和河床的深度

借助於攜帶的兩台照相機,“火星快車”能夠獲取魯爾谷的3D圖像

魯爾谷附近普羅米修斯-特拉高地的一座山脈以及一個大型撞擊坑

1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17日,歐洲航天局公布了一組令人吃驚的照片,展示了火星上一條大型河流的遺跡——長900英裡(約合1500公裡),寬4英裡(約合7公裡)的河道。這一發現進一步證明火星曾是一顆濕潤的星球。

歐航局公布的照片由“火星快車”探測器拍攝,展示了魯爾谷的一個由河流形成的地貌。這條河流曾在火星表面流淌,當時的火星是一個濕潤的世界。這條河流穿過普羅米修斯-特拉高地,而後流入巨大的赫拉斯盆地底部,形成一條又長又深的河道。這條河道長度接近900英裡,兩側形成大量支流,其中一條支流向北流動,進入一個山谷。

專家們表示這些照片展示的地貌與地球上受冰河作用影響地區的地貌擁有驚人的相似性。歐航局表示:“我們在照片展示的充滿沉積物的隕坑內壁發現類似圓形台階的地貌。”行星科學家認為這些地貌說明當地曾出現較高的河流水位或者冰河水位,冰和水在不同時期分階段升華或者蒸發。

魯爾谷的水道寬度接近4英裡,深度達到1000英尺(約合300米)。這個山谷的兩側異常陡峭,擁有平行的縱向地貌,覆蓋水道底部。這些地貌據信由亞馬遜紀(現在仍處在這一時期)松散的碎片和冰流動形成,它們的流動由水道內的冰川流動所致。在35億到18億年前的赫斯伯利亞紀,這條水道曾有液態水,很久之後,這些地貌才形成。

在周圍的很多隕坑,科學家發現了類似的線形地貌,據信含有大量冰。普羅米修斯-特拉高地的高度比周圍的平原高出大約2500米,擁有一系列山脈。歐航局表示:“魯爾谷的地貌說明它曾經歷過一段富有多樣性的復雜歷史,與地球上的冰川活動類似。這些相似性意味著火星和地球的演化並沒有太大差異,有助於行星科學家了解這顆紅色星球的歷史。”(孝文)


精選文章: 天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