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西安12月31日電(記者馮國)記者從陝西周原遺址考古隊獲悉,考古人員3月份以來對周原遺址唯一一處範圍和墓葬數量清楚的姚家墓地進行了考古勘探和部分發掘,除發現了兩座高等級貴族墓等墓葬之外,還在居址區內發現了制作骨角器、青銅器等手工業“作坊群”,為研究周原遺址“聚邑成都”的社會結構形態提供了重要資料。
據了解,這處位於陝西省扶風縣的姚家墓地位於傳統上周原遺址(夏商周中周人的發祥地)的東部邊緣,是周原遺址目前唯一一處墓地範圍和墓葬數量均清楚的墓地。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與周原博物館組成考古隊,對其進行考古工作,以圖通過墓地、居址等了解其時聚落或城邑的分布情況。
參與考古發掘的北京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雷興山說,這個制作角鏃的作坊在以往西周文化裡邊是從未發現過的。在這個遺址還發現了和鑄銅有關的遺物,比如說陶笵以及制作陶笵的青銅工具,就是說這個族邑裡還有鑄銅作坊。
除了這些鑄銅作坊和估骨角器作坊之外,在周原遺址內還發現了制玉作坊、制石器、制陶器的作坊。雷興山說,我們今年發現了原始瓷器,它的器形比如說原始瓷的簋和榖都是以前從來沒有發現過的,而這些器形也是南方從來沒有發現過的,是北方所獨有的器形。因此我們推測這些原始瓷器應該都是在北方制造的,也很有可能就是在周原遺址制作的,即周原應有制作原始瓷器的作坊。
雷興山說,從今年的考古發掘來看,全國沒有任何一個西周遺址的手工業作坊的數量和種類如此之全,換句話說在當時的西周時期周原遺址不僅是政治中心,而且也是手工業作坊和經濟中心。當時居住在周原遺址的人,除了貴族之外,基本上應都是手工業者,即是說當時的周原遺址一般居民不是從事農業生產者,而是從事手工業的生產者。其反映在考古發現上,就是周原基本沒有農業生產工具出土,這也支持“聚邑成都”的周原遺址是西周中期後成為王都的學術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