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宣布太陽系外發現七個潛在可居行星

天文

導讀 電腦合成圖產生的可能的可居世界,繪制此圖的目的是為了慶祝“可居住性行星實驗室” 可居系外行星目錄項目成立一周年。地球位於圖片的右上方 根據可居系外行星目錄項目收集的數據,繪制的最新發現的世界中的4個上的日落畫面,並把它們與最左側的地球日落畫面作對比。這張圖片校正了從一個類地世界看到的恆星和天空的大孝顏色及亮度。開普勒-22b的恆星的大小 ...

電腦合成圖產生的可能的可居世界,繪制此圖的目的是為了慶祝“可居住性行星實驗室” 可居系外行星目錄項目成立一周年。地球位於圖片的右上方

根據可居系外行星目錄項目收集的數據,繪制的最新發現的世界中的4個上的日落畫面,並把它們與最左側的地球日落畫面作對比。這張圖片校正了從一個類地世界看到的恆星和天空的大孝顏色及亮度。開普勒-22b的恆星的大小和顏色與地球的類似,因為它圍繞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運行。Gliese 667Cc 和 581d上的日落看起來更紅一些,因為它們圍繞一顆紅矮星運行,而Gliese 58的天空看起來更暗淡,因為它距離主星更遠。在所有這些畫面中, HD 85512b的恆星是最亮的一顆,而Gliese 667Cc的恆星是最大的一個

12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負責登記可居世界的一個項目的研究人員宣稱,位於我們太陽系外的銀河裡的7顆行星或許適宜生命生存。

可居系外行星目錄(HEC)在它的一周年慶典之際,宣布它在尋找可能的新地球方面超出了最初預期。美國波多黎哥大學“可居住性行星實驗室”負責人、主要研究人員阿貝爾-門德茲表示,該科研組最初僅期待這個項目在第一年能找到1到2顆宜居行星。他表示,在2顆之外多出的5顆超出了所有人的最初期望值。“有很多新聞報道宣布發現可居行星,這種情況很混亂。因此,現在能有一個所有人都能查看的目錄會對我們幫助很大。”他稱,隨著科學家不斷改進尋找系外行星的技術,發現這種天體的步伐正在不斷加快。智利的高精度視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ARPS)和軌道裡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只是每月幫助研究人員發現新系外行星的其中兩個工具。

“可居住性行星實驗室”的門德茲科研組去年12月開始進行可居系外行星目錄項目。需要評估這些最近現身的世界適宜生命生存的程度是促使該項目誕生的原因,它被當做把這些新行星介紹給公眾的一個途徑。研究人員表示,有近80顆已被證實與地球大小類似的系外行星,但是只有少量與主星的距離正好適合地表存在液態水。該目錄利用了類地指數(ESI)、宜居帶距離(HZD)、全球基本宜居性(Global Primary Habitability ,GPH)、分類系統,以及與地球過去、現狀的對比結果等評估標准。然而,系外行星分類采用了“terran”一詞,而非“Earth-size(地球大小)”,這是為了避免與地球進行嚴格對比,因為很多這種世界可能與地球有一些物理上的類似之處,但是並不一定與地球一樣。可居系外行星目錄現在登記的7顆潛在的可居系外行星包括具有爭議的Gliese 581g,另外還有美國宇航局開普勒項目有待證實的27個候選名單中的一些。

該項目組織者發出警告說,雖然這些都是進一步天文觀測感興趣的天體,但誰也不敢擔保它們確實適宜居住,就連其中很多的真實存在性也無法保證。可居系外行星目錄科研組稱,目前還需要收集很多新觀測資料,通過更多地面和太空基礎的觀測資料確定並描述這些天體的特征。可居系外行星目錄在2011年12月5日開始,這與美國宇航局開普勒科研組在加利福尼亞州艾姆斯研究中心舉行的首屆開普勒科學會議上宣布發現開普勒-22b是同一天。它以Gliese 581d 和 HD 85512b兩顆行星作為起始點。稍後發現開普勒-22b、Gliese 667Cc、Gliese 581g、 Gliese 163c, 和 HD 40307g,這些行星是按年月日先後順序排列的。所有這些系外行星均是superterrans(又稱超級地球),比地球大很多,但仍被認為是潛在的可居行星。迄今為止科學家還未發現一個真正的地球類似物。

可居系外行星目錄現在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電腦程序,它把從很多系外行星數據庫搜集的數據結合在一起,例如太陽系外行星百科全書和美國宇航局的系外行星檔案,以及其他科研組的很多上傳數據。它直接從各個科研組收集與最新發現相關的數據,隨後對其進行分析,並在公開宣布這些發現時,把它們登錄到該目錄。未來一年可居系外行星目錄將通過新模型和分析,進一步擴大規模,這可能會對很多登錄在冊的天體產生影響,並提供全新可視化和可居性評估。然而,最大的影響將不會由該項目的計算發生變化而導致,而是來自於新發現。他們稱:“不管是一顆真正的地球類似物,還是一顆潛在的可居系外衛星(exomoon),都將是一項重大發現。當然,現在是開始繪制我們周圍的可居宇宙地圖的合適時間。”(秋凌)


精選文章: 天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