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Pi奇幻漂流》電影中Pi的出生地那美輪美奐的景色讓人向往,而這個宛若置身南法小鎮的美麗城市就在印度東南部的本地治理朋迪榭裡,而這裡跟印度別的地方有著天壤之別。

《少年Pi奇幻漂流》的主人公Pi是一個從小生活在印度朋迪榭裡(本地治理Pondicherry)的少年,家裡以經營動物園為業。而在拍攝派童年時期在印度的戲份時,李安則是從來沒有考慮要在別的地方,他表示“在處理腳本的期間,我勘過景,法屬印度真的是無與倫比。那裡很獨特,又不太為世人所熟悉。你可以把攝影機隨地一擺就開始拍攝,畫面照樣美麗。”而電影開篇所呈現出來的朋迪榭裡的確如他所說般美輪美奐,令人向往。跟著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少年Pi出生的地方吧。

朋迪榭裡(本地治理Pondicherry)位於印度東南部,本地治理是以前的法國殖民地。一般人都認為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其實法國、荷蘭、西班牙、葡萄牙都在印度有過殖民史。 法國人於1674年開始占據本地治理,把這個小漁村建設成為一個著名的港口城鎮。 後來的歲月中法國和英國在印度戰爭不斷,本地治理也多次在兩國間易手。但總的說來在法國人手裡的時間最長,直到1954年由印度接管。

朋迪榭裡並不是一個旅游城市,卻有著他的動人之處。正如原著作者楊·馬特爾說:“印度是個許多事情都有可能的地方。是個有無窮盡的故事的地方。神奇的故事、現實的故事。印度是故事的寶山。”一條運河將本地治理分隔成法國區和印度區,新城和普通印度城鎮並無二致,而沿海的舊城區則飄著面包烘焙的濃郁香味,亭舍雅致一色的法式建築,還有法國文化中心、天主教堂、法國書店、法語中學等。法國文化在這個城市還是有很深的印記。和新城相比舊城區異樣寧靜,寬寬的街道是用青石板鋪的,這裡的印度居民有著不一樣的情懷。舊城區充滿了殖民風味的建築,和過去殖民時代留下來的機關場所。在當中閑逛探訪實在是一種宜人的享受。而沿著孟加拉灣的濱海大道在黃昏之際,則是家家戶戶前往散步的地點。甘地廣場前更是常舉辦各種活動。孟加拉灣或許無法提供醉人的黃昏,但海風及藍色汪洋的調劑之下,整齊典雅的法國區還是很迷人的。

清晨每家每戶都會在住宅門前石板上用白粉隨意勾勒出各種圖案,然後填灑上五顏六色的彩沙,揮灑之間卻是井井有條,嫵媚嬌艷,這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沒有什麼明確的目的,只是享受過程帶來的愉悅。許多房子裡還會有一大叢花枝出牆而懸,正遮在厚重的大門上。訪客站在繽紛的沙繪裡,暗香浮動的花下,輕叩木門,這個畫面正好詮釋了些印度的法式浪漫。

海邊還長了一些高大的梧桐樹,樹上吊著管狀風鈴,隨著海風震出玲瓏的聲音,甚是悅耳。樹蔭下散步的人並不多,但是會有穿著印度傳統服飾的法國人,或者身著西服的印度人,擁有明顯的印歐混合型臉龐的當地人,他們的背後是另一種印法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