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地馬拉人垃圾山上冒險“淘金”(圖)

人文地理

導讀 【環球網綜合報道】危地馬拉首都危地馬拉城外一處溪谷裡,每天都有數百人在那裡“淘金”,撿拾從上游垃圾山衝下來的戒指、手鐲等金銀飾品和含有可回收金屬的制品。如果找不到金銀珠寶,人們就撿拾螺絲釘、龍頭和其他含有可回收金屬的物品,按每千克1.9美元左右出售。 這條溪谷與一條泄洪渠相通,水流湍急。因為上游大約300米處是危地馬拉城的主要垃圾山之一, ...

【環球網綜合報道】危地馬拉首都危地馬拉城外一處溪谷裡,每天都有數百人在那裡“淘金”,撿拾從上游垃圾山衝下來的戒指、手鐲等金銀飾品和含有可回收金屬的制品。如果找不到金銀珠寶,人們就撿拾螺絲釘、龍頭和其他含有可回收金屬的物品,按每千克1.9美元左右出售。

這條溪谷與一條泄洪渠相通,水流湍急。因為上游大約300米處是危地馬拉城的主要垃圾山之一,水中常漂浮著垃圾,一些有點分量的金屬物品則一路沉底。每天,大約300人來這裡“淘金”。每天黎明時分,“礦工”們像上班一樣,來到溪谷。他們帶著鐵鏟,身背背包,包中裝滿垃圾袋,還有替換衣服和快餐。大多數人衣著整潔,穿著熨燙過的襯衫,有人還吹著口哨。在一處臨時“營地”換下干淨衣服後,他們開始尋寶。

垃圾山並不穩固,存在坍塌風險;因為含有有毒物質,溪水常呈現灰色,氣味難聞。在雨季,如果遇上暴雨天氣,水位可能暴漲,讓撿拾垃圾這一在危地馬拉屬於違法的行為充滿危險。“礦工”們說,一些人在撿拾垃圾過程中被洪水卷走而喪命。但“礦工”把暴雨看做“冬季的禮物”,因為他們能撿到更多金屬。


精選文章: 人文地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