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廬江縣柯坦鎮城池村,一個名叫“城池貢的地方,相傳這裡埋藏著一個千古“城址”。昨天,廬江縣文物局的工作人員來到這裡實地勘察,結果讓在場的所有人為之雀躍,“這個遺址至少有2000年”,廬江縣文物局副局長楊碧玉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整體不失古城原貌
古城占地一平方公裡,呈四方形,內城雖被改成農田,從整體上看仍不失古城原貌。
“我們從小就聽老人們講過這個傳說故事。”據城池村老人們介紹,古城分“東城”、“西城”,城門在東,後門在西,“東城”護城河前有“水圩”(即今天的水圩村民組)。“西城”有“荷碧塘”,是賞景的地方。從古城外部環境看,東有“小煙墩”、“大煙墩”,是兩處用於燃放煙火報告敵情的“報警”前哨。古城以北有個“大城畈”,地勢平坦,是用於兵馬操練的地方,緊挨“大城畈”有一口“大漢塘”是古城兵馬用水之處。“大城畈”右側有一“草院”(今草院村民組),是屯積草料的場所。“大荒田”、“小荒田”近百畝良田荒廢專供放馬。
在古城西邊有“老曹山”、“小山”兩處人造土山。柯坦鎮鎮政府工作人員介紹,1958年,當時的人民公社組織挖掘隊在“老曹山”掘開一座千年古墓,取出大量金銀珠寶及殉葬品,按衣冠裝束可確定墓葬主人為武將,為“曹君王”。
何時發掘還需商議
據鎮政府工作人員介紹,古城南有座“白兔山”,山下居住著一個龐大的周氏家族。1986年,縣文物館一名工作人員在那裡考察時,無意中拾到一“石斧”,經專家考證系石器時代的物件。據當地老人們介紹,他們在田間耕作時,經常有人翻出“石矛”“石錘”之類的原古石器。
昨天上午,該縣文物局工作人員在查看古城遺址時,撿到一塊陶片。初步分析,距今至少有2000至3000年歷史。據了解,柯坦鎮古城遺址的發現,引起了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盛市、縣文物專家三次親臨古城取樣調查,考古研究。
“目前正在申報省級文保單位。”廬江縣文物局副局長楊碧玉介紹說,而具體何時發掘還需商議。(徐州、金學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