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山西省恆山懸空寺。新華社記者 詹彥攝
新華網太原11月6日電(記者胡靖國王學濤)有“天上的寺院”之稱的山西懸空寺近日再度成為關注熱點,美國《時代》周刊日前評出全世界“最危險”的十大建築,懸空寺名列其中。記者經對比發現,除了一些因傾斜超乎常理而上榜的建築外,懸空寺等建築只是因建在懸崖峭壁上而奪人眼球。
位於山西渾源縣恆山出入口西側的懸空寺,始建於北魏晚期(公元417至523年)。全寺距地面高約50米,是世界上現存建在懸崖絕壁上最早的木結構建築群。中國古代工匠根據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建設了懸空寺。其建築特色可以概括為“奇、懸、巧”三個字。
遠望懸空寺,像一副玲瓏剔透的浮雕,鑲嵌在萬仞峭壁間,近看懸空寺,大有凌空欲飛之勢。全寺共有殿閣40間,表面上只是由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撐,其實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從而使懸空寺外貌驚險,奇特、壯觀。
值得稱“奇”的是,懸空寺處於深山峽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全身懸掛於石崖中間,石崖頂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傘,使古寺免受雨水衝刷。山下的洪水泛濫時,也免於被淹。四周的大山也減少了陽光的照射時間。優越的地理位置是懸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據介紹,渾源縣歷史上曾有多次地震的記載,最近50年發生了3次6級左右的地震,其中一次使渾源縣城三分之一的房屋倒塌,但懸空寺安然無恙。
“中午1點48分,我們剛吃完午飯,正在接待室休息,突然外面轟隆聲巨響,好多石頭飛落下來,懸空寺裡灰茫茫一片,但值得慶幸的是,懸空寺安然無恙。當時正接待一批42人的德國游客,全部在寺院裡,也毫發無損。”親身經歷1991年渾源地震的時任懸空寺管理處工作人員王霞說。
已故中國古建專家羅哲文當年揭開了懸空寺在歷次地震中幸免於難的原因。他說,懸空寺橫梁立柱采用的是榫鉚結構,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能防震,這種結構的建築在受到巨大外力作用時,部件彼此錯動,當外力消失時又能恢復原狀,所以不會遭到徹底破壞。
盡管懸空寺已屹立千年,但中國文物專家指出,懸空寺正面臨著登臨人數過多受壓過重的問題,希望能引起當地管理部門和游客的重視。
據介紹,旅游旺季時,懸空寺每天要接待游客兩千多人。盡管當地管理部門曾采取了限制措施,每次只允許一百人登山進寺,但一到旅游旺季,這一限制就很難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