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中的爨底下村 感受只屬於秋天的顏色

遊記

導讀 爨(cuàn)底下村保存著完好的古村風貌,建築群分上下兩層,高低錯落、線條清晰,被稱為北京地區的“布達拉宮”。 天高雲淡,秋風拂面。車子一路向西直奔京西古村爨底下!一路之上歡歌笑語心情大好,車子在盤山公路上越爬越高,放眼望去山間滿目的綠色中夾雜著片片紅色的楓葉,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名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 ...

爨(cuàn)底下村保存著完好的古村風貌,建築群分上下兩層,高低錯落、線條清晰,被稱為北京地區的“布達拉宮”。

天高雲淡,秋風拂面。車子一路向西直奔京西古村爨底下!一路之上歡歌笑語心情大好,車子在盤山公路上越爬越高,放眼望去山間滿目的綠色中夾雜著片片紅色的楓葉,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名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晌午時分終於到達了目的地,村外的停車場載滿了來游玩的小轎車。令人欣喜的是這其中也有不少同行的座駕!在這偏離城市喧鬧的遙遠山村,真是感到無比的親切,看來對生活的美好追求和滋滋享受是不受職業限制的。只要你有一雙慧眼,就會發現處處都是人間仙境。

古香古色的小村兒,遠比我想像的還要有吸引力,一座座錯落有致的明清小四合院,而且家家都別有洞天。山裡石頭多,所以房子多是用石頭壘起。格局 仿造北京四合院。格子窗,睡大炕,還有許多的紅紅火火的辣椒,金黃色玉米,串在院子裡頭,喜慶,鄉野,小資們喜歡的格調都有了。

我們不辭辛苦的走過幾家院落之後,就發現肚子餓得實在是扛不住了,於是大家尋找了一處地勢較高的人家准備吃午飯,小院的老板是個唐山人,很會做 生意。一句地道的老北京問候“吃了嗎”?巧妙的把我們引領進了他家的小院兒。豬肉燉粉條,悶穌魚,紅燒豆腐,涼拌野菜,清蒸南瓜外加紅豆飯不到十分鐘菜就 上桌兒了。呵呵……一陣“風卷殘雲”過後留給我印像最深的卻是那杯泛著清香、略帶苦澀的黃芪茶。飯也吃了、茶也品了,一行三人繼續尋古探幽,我驚奇的發現 雖然經歷了數百年的滄桑巨變,這個小山村卻依舊保持著明清時期古民居的原始風貌。傳統的四合院與崎嶇的山勢相融一章,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小村莊在驕 陽的映襯下別有一番韻味!我們一家家地訪、一戶戶的串。感覺最有特點的就是地主家的院落了,明顯的是高牆大院,錯落有致、甚是氣派。坐在寬大威嚴的明式木 椅上我不禁想起了葛優那句經典的台詞:地主家也沒有余糧啊!呵呵………一路走來發現村中小四合院的牆上到處都留下了古代文人騷客的氣息,這其中也見不少文革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的標語和口號。

站在爨底下村頭的關帝廟前,迎著陣陣微涼的秋風俯視整個爨底下村,我不禁感嘆小小的一個村落卻如此的容納百川實屬難得。下得山來一股濃濃的香味 強烈的刺激著我的味覺神經,定睛一看原來是村民們正在路邊架起干柴烤玉米呢,陣陣略帶焦糊的玉米香味伴隨著秋風飄蕩在整個山村裡,禁不住誘惑的我們也買來 了幾個,一口咬下去,就是一個字:香!不知不覺中太陽下山了,陣陣寒風讓我們依依不舍的告別了這個小村莊踏上了歸途,還是那條盤山路,還是滿目的綠色,還 是一行三人,但是我想在經歷了古村歲月的洗禮過後回去的定是三個心境不一樣的人了。過了齋堂我就趕忙准備好了相機,只因來時的路上我就看見了一座屹立在群 山之中的鐵路橋,我想為它拍張照片,因為它破破爛爛的樣子很是吸引人。果然又看見了它,在夕陽的映襯下它散發出一種凄涼的美,妻戲稱為“卡桑德拉大橋”凝 望著它飽受風雨侵蝕還屹立不倒的身軀很久我們才離去。

下了盤山公路還沒進入西四環就已然是華燈初上了,看著車窗外高樓林立、萬家燈火的北京城,我想此時此刻的爨底下村家家戶戶門前的大紅燈籠必定亮起來了,香噴噴的農家飯也擺上了桌兒,大家圍聚在一起,我仿佛又聞到了那股烤玉米的清香。

小貼士:

住宿參考價:30-200元/晚不等。

地址: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爨柏景區

電話:010-69818988

乘車路線:在蘋果園地鐵口坐929路公共汽車到齋堂(注意,不是929直線)然後從齋堂打車到爨底下村。公共汽車每一個小時發一趟,回來時末班車3點從齋堂發車。也可以幾個人從蘋果園包車直接到達爨底下,價錢能夠講到往返100元。

自駕路線:爨底下距北京90多公裡。從門頭溝區雙峪環島右轉到龍泉賓館走109國道按景區標識行走直達景區。


精選文章: 遊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