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曾在1910年至1912年期間完成人類第一次南極洲探險的“史前新紀元”號載貨船於1943年因被冰山撞擊而沉沒。近日,施密特海洋研究所一個科考團隊宣稱他們找到了“史前新紀元”號的殘骸,並對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調查,不過為了保證該殘骸的安全,科考隊對其所處的位置和深度進行了保密。
1. “史前新紀元”號被發現

“史前新紀元”號被發現
“史前新紀元”號因其早期對南極洲的探險而聞名天下,最近,一個海洋研究團隊宣稱他們在格陵蘭島附近的北大西洋海域發現了它的殘海這幅照片顯示了一些證明這艘船身份的證據。“史前新紀元”號原本是一艘捕鯨船,1910年至1912年,它載著英國海軍上尉羅伯特-斯科特和他的船員到達南極洲開始了對南極的探險。在完成對南極的探險任務後,“史前新紀元”號一直擔任著給養船的角色直到1943年在格陵蘭島南部附近海域被冰山撞擊沉沒。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科考隊在7月11日對該船骸進行了考察工作,同時也對他們研制的回聲測深設備進行了試驗來幫助繪制海底地形圖。海洋技術和對歷史事件的熟知幫助雷頓-羅雷通過圖像陰影尋找到“史前新紀元”號沉沒的位置,然後科考隊對該地區進行了重點考察,在對船體殘骸數據進行了充分的對比之後,科考隊對船體殘骸的身份進行了大致的確認。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科學探索總監維克多-季科夫稱,“為了保護‘史前新紀元’號,這艘殘骸的確切位置和深度都被嚴格保密,這是一項偉大的發現。”克萊姆森大學歷史學家斯蒂芬妮-巴爾切夫斯基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道,“在斯科特到達南極一百周年之時發現‘史前新紀元’號的殘骸有著更為特殊的意義。”
2. 與冰山做鬥爭

與冰山做鬥爭
在“史前新紀元”號在她的第一次南極之旅期間,裝載了3個電動雪橇、162只羊肉儲備、19頭小馬、33只狗和超過450噸的煤,還有65名船員,包括水手和科學家。冰山是她最大的敵人,但是這艘沉重的載貨船在穿越南極洲厚重冰層的航路上受到了斯科特的稱贊。斯科特在他的航海日志上寫道:“在冰層和海浪中乘風破浪,她似乎像一個強大的戰士一樣與惡劣的天氣作鬥爭。”
3. 沉船

沉船
從最新獲得海底聲吶圖像上可以看出,“史前新紀元”號的殘骸在海底就像一個高高聳起的山峰。新罕布什爾大學海岸和海洋繪制中心的喬納森-博杜安說,“回聲探測設備向海底發出扇形的聲波,然後通過回聲反饋數據制作出3D圖像。”考察隊的其他隊員來自於法國海洋開發研究院和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圖像上藍色的線條代表著冰山移動的痕跡,這種冰山在格陵蘭島附近十分常見。博杜安描述說,“在發現‘史前新紀元’號殘骸的那一刻整個甲板上的人群都沸騰了,每個人都覺得太不可思議了。這可能是我這輩子少有的經歷,這種感覺和贏得一塊金牌的感覺一樣美妙。”
4. 開始作業

開始作業
“佛克”號遠程遙控機器人在8月11日將一個裝備了兩個水下攝像頭的設備帶入水中。在這個設備入水之前,所有關於這艘57米長的船體殘骸的圖像都是由回聲設備完成的。在殘骸之中最顯眼的部分就是她的煙囪。季科夫說,“看著這個一百年前的船只變成眼前這幅零碎的樣子,有一種很復雜的心情。”
5. 潛入深處

潛入深處
8月11日,在探照燈的開路下,潛水設備慢慢靠近“史前新紀元”號的殘海這個潛水設備原本是為了教育目的而設計的,現在被用來對沉船進行調查。雖然船骸所處的深度暫時保密,但是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科考隊的作業區域為水下10米-1800米。對格陵蘭海域有管轄權的美國和丹麥政府的行為將決定“史前新紀元”號將面臨的命運。
6. 生命的綠洲

生命的綠洲
海葵、海星和海綿群聚集在 “史前新紀元”號周圍,讓這個殘骸顯得生機勃勃。季科夫說,“我們很高興我們成功了,希望我們的探索發現能夠為歷史帶來新的內容。”巴爾切夫斯基說,“這次的發現讓我們了解到了更多關於歷史的東西,我們欽佩當時那群勇敢之人向南極進發的勇氣。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幫我們了解這片未知的大陸,我們應該向他們致敬。”(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