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海上吉普賽莫肯人

人文地理

導讀 【環球網綜合報道】莫肯族人主要生活在泰國的安達曼海岸和緬甸的丹老群島。其中約7000人生活在泰國,約2500人生活在緬甸。莫肯人是海上部落中人口最多的一支,現在大多數生活在泰國的蘇林島上。 莫肯人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手工制作的名為”卡邦“的木船上,並會根據生存需要、風向、安全考慮和疾病等因素,以小船隊的形式來回在各島之間穿梭。每年的5月 ...

【環球網綜合報道】莫肯族人主要生活在泰國的安達曼海岸和緬甸的丹老群島。其中約7000人生活在泰國,約2500人生活在緬甸。莫肯人是海上部落中人口最多的一支,現在大多數生活在泰國的蘇林島上。

莫肯人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手工制作的名為”卡邦“的木船上,並會根據生存需要、風向、安全考慮和疾病等因素,以小船隊的形式來回在各島之間穿梭。每年的5月至10月份,來自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風會帶來大量的雨水,海水也會上漲,莫肯人就會來到群島東部的臨時搭建的干欄屋裡躲避狂風暴雨。

而今,他們這種沒有邊界的生活面臨著嚴重危機。受政治環境、海嘯後的重建、沿海石油開采以及政府為發展旅游業和工業捕魚而征用土地等活動的影響,莫肯人的半游牧式的生活近年來不斷萎縮。

現在,很多莫肯人都在竹屋村落裡定居下來,以制售手工藝品,或充當船夫、園丁和環衛工人為生。 不過,還有一些莫肯家庭仍然遵循古老的生活軌跡,每年有七八個月的時間乘船穿梭在丹老群島之間綠色的海面上。海洋才是莫肯人生活的中心。作為一位屢獲大獎的攝影師,Cat Vinton與生活在蘇林群島上的一戶莫肯人家庭共同度過了六周時間。這個家庭裡有父親Pe Tat,母親Sabi和他們的孩子。(實習編譯:趙文斌)

Pe Tat的卡邦船兩端相通,停泊在蘇林群島一處由花崗岩圍成的海岬附近。莫肯人的卡邦船,一般是用竹釘將木頭固定在一起,並用藤鎖捆綁而成,船體經過鑿刻,船尾成交叉狀,船篷則由經過干燥的棕櫚葉子做成。只有為數不多的幾種樹適合用來建造卡邦船。據人類學家Jacques Ivanoff所講,莫肯人的創世神話表明,他們的祖先中有一個叫做Sibian的島國皇後,向人們宣稱卡邦船就像征著人的身體。

莫肯人會將傳統經驗教授給孩子,從而保證古老生活方式的生生不息。不過,來自外部的壓力使得他們傳遞悠久禮儀和技巧變得越發困難。“如今,這代人根本不懂得如何建造卡邦船,” Hook Suriyan Katale說,“掌握古老手工藝的人也就三四個而已”。而且,居住的國家公園裡對於樹木的砍伐也作出了嚴格限制。

莫肯人對於海洋、風和月亮運行周期的知識令人稱其,但卻沒有書面記載。他們的歷史全憑口述,有各種神話、傳說和歌謠。孩子們也是通過自己的觀察和體驗來了解自然的。 “莫肯人的生活貼近自然……”,來自曼谷朱拉隆功大學莫肯人研究人員Narumon Arunotai這樣說,“他們的生活依賴於自然,並以自然為中心,所以他們對於危險有著一種天生的敏銳感知能力。我們從他們知識和智慧中能學到許多東西。”

Pe Tat正在用火清理卡邦船底部附著的海藻。

人們認為,莫肯族小孩在學會走路以前就會游泳了。據悉,由瑞典隆德大學主持的一項研究表明,莫肯族兒童的視力要比歐洲兒童要好50%。在數百年適應環境的過程中,莫肯人擁有了在水下自動調節其眼球進行對焦的能力,可以輕松地潛入水底尋找食物。“他們對於眼光學的應用已經達到了我們人類的極限,”生物學家Anna Gislén說。


精選文章: 人文地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