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窯火鑄就了“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景德鎮瓷器。燈光下瓷器渾身通透,用手感覺它的細膩與堅硬——食指一彈,“叮”的一聲脆響,猶如久扣的心扉終於得到回應,靈犀剎那間相通……
不知從何時起,一種對瓷器的熱愛油然而生——或許是千年古窯蘊含的秘密令我心馳神往,或許是瓷器的美麗色彩令我魂飛縈繞,也或許是細膩如絲的釉彩令我著魔,我的心中總有一種衝動去接近它、欣賞它、擁有它……

聚精會神制作陶藝
懷著這種衝動,我開車從北京去了景德鎮。一路上聽著歌手周傑倫的名曲《青花瓷》,想像著回來時後備箱裡將會滿載多少精雅,心情頓時興奮無比!
世界上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柴燒瓷窯
還沒有抵達目的地,景德鎮的朋友雅醫就早早等在了高速路出口,雖然從未謀面,但我早就拜讀過他在網絡上發表的景德鎮制瓷攝影作品。所以,這次景德鎮之行由他帶路。
我們首先走進的是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讓我眼前一亮的當屬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大型“蛋形柴窯”——這也是清代景德鎮的“鎮窯”,始建於清朝乾隆初年。由於柴窯形態獨特,為景德鎮首創,因此人們又把它稱為“景德鎮窯”,簡稱“鎮窯”。

像花朵一樣的瓷碗
從乾隆年間開始,鎮窯一直使用了200多年,直到1995年才停熄火燒年。2009年,古窯民俗博覽區的工作人員重新修復了鎮窯窯爐,並在當年10月份“國際瓷博會”期間點火復燒成功,一舉榮獲“世界上最大的柴燒瓷窯”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走進古樸幽暗的鎮窯窯房,時光仿佛倒流百年:被踩得溜光的黃土地面,粗大遒勁的木構架,周身被一籮籮燒瓷器的陶制匣缽所包圍。窯爐的內部高聳、狹長,內壁上仿佛還閃著瓷釉的光澤。撫摸著窯壁上細致的磚縫,仿佛可以想像當年築窯師傅砌瓷窯時的虔誠,而那些“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青花瓷就是從這些厚重古拙的古窯中燒出的……

陶瓷園內,工人正在細心地描繪瓷胚
來到古窯區的傳統作坊,一排排色彩柔和純淨的瓷碗、瓷瓶坯子整齊地碼放在隔板上,這些未燒制的瓷坯宛如豆蔻未開的少女,沒有了釉彩的華麗外衣,只有靜雅而細膩的線條,散發著純淨、樸素而又極致的美。一塊塊原本冥昧無知的泥土,經由陶瓷藝人們的妙手,煥發出了最經典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