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伊甸園 印度野生動物“避難所”紀實(圖)

生物

導讀 盡管在印度很多老虎被射殺,但卡茲蘭加國家公園仍為老虎保留了一片棲息之地。 印度的卡茲蘭加國家公園(Kaziranga National Park)已經成為老虎、野牛和犀牛的避難所,作為一個大型動物保護區公園有防止盜獵的守護員24小時巡邏,自然美景與野生動物相映成趣,吸引大量游客觀光。 卡茲蘭加國家公園中生活著1300頭大像,每頭大像每日平均要消耗130公斤的草料和200升的 ...

盡管在印度很多老虎被射殺,但卡茲蘭加國家公園仍為老虎保留了一片棲息之地。

印度的卡茲蘭加國家公園(Kaziranga National Park)已經成為老虎、野牛和犀牛的避難所,作為一個大型動物保護區公園有防止盜獵的守護員24小時巡邏,自然美景與野生動物相映成趣,吸引大量游客觀光。

卡茲蘭加國家公園中生活著1300頭大像,每頭大像每日平均要消耗130公斤的草料和200升的水,甚至有時超過了公園每日能提供的最大限額。高地森林資源對於大像和其他物種至關重要,但隨著人類居住面積的擴大,這一問題日漸嚴峻。

世界上所有的印度獨角犀牛中,有四分之三都居住在卡茲蘭加國家公園——每平方英裡的土地上就生活著11只獨角犀。因為擁擠,犀牛間因衝突而受傷則是家常便飯的事情。

與《國家地理》攝制組同乘一輛車的公園守衛本想鳴槍警告,但他的步槍卻意外卡住了。犀牛奔跑的速度為每小時40公裡,汽車只得衝撞而去,或者采用更糟糕的方式。這一司機試圖駕車迅速逃離。

憤怒的村民驅趕跑出公園外大像。大像本打算到卡茲蘭加公園外遼闊的自然草原。

村民為一只即將死去的大像燒香祈福,因為在印度教中像是一種神聖的動物。這頭大像是在公園附近的稻田搞破壞時被人打了一槍,這種傷害大像的行為是違法的。

在卡茲蘭加國家公園南部邊界的科赫拉(Kohora)附近,村民Bula Borah正在平整土地,准備種植稻子。和當地村民一樣,Bula也曾與老虎有過正面交鋒——當時一只老虎在攻擊他的表兄,他則在自家的茅草屋頂上用矛去刺老虎。

在卡茲蘭加國家公園邊的一個茶園中,當地女人手持剛剛采摘的茶葉送去加工。公園附近的茶園對於動物的襲擊都有自身的應對措施,這對動物來說也充滿了危險。比如,老虎由於捕食家牛而被毒死;大像在雅魯藏布江北部阿薩姆邦則可能掉入陷阱。


精選文章: 生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