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倫敦出租車司機最近集體出動圍堵議會廣場示威,抗議奧運交通限制。的哥很憤怒,游客們就不要火上澆油了。
如果電影《2012》中世界末日導致的倫敦奧運會被迫取消的現實成真,也許有很多人會更高興。在奧運會即將揭幕的時候,戲謔之中的倫敦已經被描述成地獄般混亂,率先抵達的運動員們也有苦痛的感受:美國400米欄選手克萊門特抵達倫敦之後在路上耽擱了4個小時,不禁在推特上發牢騷說:“第一天,我們就迷路4個小時,對倫敦的第一印像真不好。隊員們已疲憊不堪,飢腸轆轆而且還有人內急難忍,請早點讓我們抵達奧運村吧。”
代表團尚且如此,更不要說其他人。另有一輛媒體大巴車在從羅素廣場開往斯坦福奧林匹克公園的過程中,司機因為不識路再次迷路,隨後司機在拿到地圖後終於找到正確路線順利抵達目的地,不過時間比原定時間延遲半個小時。
基於倫敦奧運可能面臨的種種問題,記者蒂姆·道林用戲謔筆法寫就一篇《倫敦奧運游客求生指南》,讓外國游客提前得知倫敦城的亂像———當然,在愛誇張的英國媒體那裡,就算是天下太平也會被調侃如大難臨頭。也有許多旅游網站一本正經地推出交通觀光指南,抱怨畢竟不是求生之道,讀懂內涵,正確掌握技巧和時機才是快樂旅行要旨。

想要在奧運期間混亂的倫敦城裡生存下來,本指南不可不讀。

倫敦奧運籌備各種混亂,市長先生撓頭不已。
熱烈歡迎!在開始介紹之前,請接受我們的歉意。請不要把您在入境處四小時夢魘般的等待當做英國人蔑視外賓的像征,只能反映本國對如此重要的盛會來臨時缺乏旅游基礎設施的投入。換句話說,這是一個討厭你們的政府。別介意,他們也討厭自己人。
「這的確只是一個開始,看到倫敦地鐵和公交司機通過罷工威脅獲得奧運津貼後,英國海關的5000名工作人員也決定在奧運揭幕前一天罷工24小時,以抗議政府之前的裁員和減薪,這其中包括希思羅機場的員工。希思羅機場入境關卡幾個月來不時出現大排長龍的情形,上周奧運會的數千貴賓已經陸續抵達,現在情況似乎有所緩解;但是,邊境署人員的罷工威脅,可能讓入境者再次受困於人龍中。英國內政大臣19日公開譴責這種趁火打劫式的罷工是“可恥”的,但英國《每日電訊報》20日稱,公共和商業服務工會還威脅,從7月27日起至8月20日,工會會員還會采取其他形式的行動抗議,包括拒絕加班。歐洲新聞電視台稱,如果罷工真的進行,英國政府也許不得不動員軍人和志願者,甚至雇私人公司解決機場安保問題。」
對加拿大人:恐怕你們在此期間將不停被誤認為美國人,受到一些莫名其妙的跟你無關的問題的指責。除非你第一眼就能夠輕易被分辨出來———在衣領上別朵花,穿上馬鞍鞋,或戴一個楓葉眼罩?然後您就習慣了,連抱怨都沒力氣了。

雨傘和雨衣,是在倫敦城生活的必備工具。
對美國人:既然來了,為什麼不假裝是加拿大人?很少英國人能分辨出來,這有助於你避開關於死刑的尷尬辯談。
「英國已經廢除了死刑,而美國則是保留死刑的國家之一。」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要與的士司機攀談時問他對今年夏天的倫敦奧運會感到多麼興奮。不是說他將很勉強或很尷尬地給出個人意見,而是你根本不該問這樣的問題。
「此前有民調顯示,有60%的英國人不支持本屆奧運會,所以遇到一個反對奧運者的幾率挺高。在出租車司機當中當然比例更高,因為倫敦在奧運會期間劃出的奧運專用車道只供奧運選手、官員和贊助商使用,禁止社會車輛以及倫敦標志性的黑色出租車行駛,違者將被罰款130英鎊。17日,倫敦出租車司機聚集到奧運車道和國會大廈外示威,抗議奧運會期間的交通限制。而很多出租車司機都說他們會在奧運會期間離開倫敦,而不是在此絕望地忍受交通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