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寮的美,在於山海之間,在於尋常巷陌,更在於人文勝跡。來到巽寮,除了愜意放松的休閑游,還可以進行深度旅游。花上幾天時間在這裡尋訪、探秘,你會窺見巽寮的前世今生。
三角洲島 形態各異的天然巨石布滿島嶼
巽寮40平方公裡海面上分布著大大小小99個島,要問其中哪個島最美,相信100個巽寮人中,有99個都會首推三角洲島。這個小島有什麼魅力呢?首先是海上 ———海水清澈透明,沙灘潔白無瑕;海底———珊瑚礁琳琅滿目;島上———怪石嶙峋、千姿百態。可見,從岸上到海面,再到海底,三角洲島都有獨特的魅力。
要想進入三角洲島,唯一的辦法就是坐船。上了三角洲島就如同走進了奇石公園,形態各異的天然巨石布滿島嶼,經過歲月的斧鑿,動物石像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有如駿馬探海、綿羊戲海、八戒顯形、石龜撲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驚嘆。三角洲島上分布有三個晶瑩潔白的沙灘,一個新月形的內海灣和一個天然石雕公園,總面積約22公頃,其中陸地面積約為16公頃,由大小兩個島嶼構成,退潮時兩島由沙灘相連,漲潮時則形成兩個小島。海島綠樹蔥蘢,樓閣隱現,形狀各異的奇石天然成趣栩栩如生,仿佛傳說中的蓬萊仙島。

三角洲島全景。資料圖片
目前,三角洲島上已建成三角洲海島俱樂部,島上建有豪華別墅、會員會所,會議中心、中西餐廳、海水浴嘗沙灘浴嘗潛水項目、沙灘足球、生態島,是目前巽寮濱海旅游度假區各項設施最完善的旅游景點。
過去,三角洲島實行俱樂部會員制管理,一直對外關閉,非俱樂部會員不得上島。許多好奇的游客上不了島,只好租船繞島觀看,看看海島的奇石,聽聽導游的講解也算是一種補償了。但是,現在普通游客也能登島游玩、度假休閑了。從巽寮灣的沙灘登上開往島上的快艇,只要十幾分鐘的行程就能到達三角洲島。但需交納100 元的上島費(包來回)才可以上島游玩。
推薦玩法:潛水
潛水是三角洲島最富魅力的體育活動。這裡是國家體育總局和國際海洋潛水協會的潛水運動中心。海島四周遍布五光十色的珊瑚礁群,形狀各異的魚群穿行其中,其入海底猶如置身於奇妙的幻影世界。想潛水的話,會有專門的教練指導並全程保護,安全性很高。

磨子石公園內,美麗的石頭布滿了沙灘。資料圖片
磨子石公園 美麗石頭構成的童話世界
磨子石公園又稱奇石海岸線,是巽寮一絕。這是一段風景奇麗的海岸線,在長沙灣與高排灣節點的沙灘上。一路上美麗的石頭,布滿了美麗的沙灘。海邊的石頭,有的像小狗、有的像靈芝、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鱷魚,奇形怪狀構成了神話般的童話世界。
磨子石遠看如同一座人造大型的石磨,由兩塊重達百噸的巨石相疊而成,有鬼斧神工之妙,旁邊有各種各樣、形態奇特的石群。其中有一塊名為“風濤推磨”的巨石,形狀如蘑菇,高4米多,重達200噸,是世界罕見的風動石之一。

天後宮商業街內的媽祖廟。
推薦玩法:拍一幅幅精美絕倫的作品
磨子石是一個適合攝影的地方。光是這些奇形怪狀的石頭,就可以讓你拍出一幅幅精美絕倫的作品。這裡早上、中午和傍晚的風景又各有特點。早上光線柔和,拍出來的作品有種朦朧美感。中午光照強烈,風浪大,拍攝的作品動感十足;而到了傍晚,落日余暉灑在巨石上,唯美浪漫,妙不可言。
天後宮商業街 將媽祖文化與休閑娛樂結合起來
巽寮灣的天然景色數不勝數,而開發後的巽寮灣將點綴上現代文明和仿古建築的色彩。天後宮商業街就是一個經過悉心開發打造的景點,將媽祖文化與現代休閑娛樂結合了起來。
我們到的時候人很少,走進這條風情街,一眼就看到了那個醒目的天後宮。眾所周知,天後宮是供奉“海上女神”媽祖的,我國沿海的漁民大多數都信奉媽祖,巽寮也不例外。這裡的漁民世代信奉媽祖,已有數百年歷史。天後宮是祭拜媽祖的場所,始建於明朝,現在的天後宮是在原址上重建的,廟中的媽祖坐像達5.3米高,是廣東省最大的媽祖坐像。這裡的天後宮是兩層的仿古建築,建築高度最高16米。由天後宮大殿、古戲台等29座單體建築構成,為圍合式布置。
走進廟中,發現除了媽祖之外,這裡還供奉有觀世音菩薩、忠勇之神聖帝君、北方之神真武大帝、功名之神文昌君、農糧之神五谷神等等,各路神仙雲集於此,使得這裡香火十分鼎盛。
天後宮商業街定位於歷史文化主體區,除了有媽祖廟,還有古戲台漁家生活娛樂主題館、濱河酒吧街、各類特色小店等等,體現了客家文化、廣府文化、疍家文化及惠東漁歌文化。目前天後宮商業街已經完成建設,已經進入招商階段。不久後,不同風情的店鋪、有著各類品牌的購物商嘗各種風味獨特的餐館、藝術愛好者聚集的藝術家部落、販賣小工藝品的小攤檔、小超市等配套設施將紛紛開業,滿足游客的休閑需求。
推薦玩法看表演
7月至10月,天後宮商業街將舉行《媽祖之光》大型歌舞劇、媽祖祭祀、民俗巡游、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巽寮漁歌情景演出《漁歌唱晚》、客家舞蹈、民間絕技、活體雕塑等系列表演活動。其中,重頭戲《媽祖之光》將於周五至周日以及法定節假日的18:00,在天後宮大殿廣場開演。而《漁歌唱晚》則將於每晚的 20:00在漁家小舞台開演。
其他景點推薦
摩崖石刻沿海岸線錯落分布,多達30多處
巽寮石奇,石刻也是一絕,歷代文人墨客在鳳池島及其它山崖上留下了大量的摩崖石刻。清朝大書法家傅維和現代書法家啟功等均在此留下了墨寶。巽寮的摩崖石刻沿著27公裡長海岸線錯落分布,多達30多處,各具韻味和特色。其中位於鳳池島上的“日暖鳳池”四個大字刻,是早在鹹豐二年(1852年)書法家傅維在觀光游覽巽寮時在鳳池島懸崖上手書留下的。此外,啟功、鐘靈、肖勁光、肖華、張愛萍、劉志堅、許德珩、朱學範、商承祚、趙起揚、王遐舉、黃苗子等名人也先後到巽寮觀光留下墨寶。在海邊散步休閑、踏浪戲水的同時,欣賞一番這些墨寶字跡,會有一種特別的感受。
雙月灣動靜交融的南海漁港風光
時間充足的話,可以到巽寮附近的港口鎮去看看雙月灣,這個景點因形狀鳥瞰像兩輪新月而得名。站在高山上俯瞰,雙月灣的形狀就像兩輪新月,共分兩灣,左灣水平如鏡,右灣波濤洶湧。沙灘連綿20公裡,幾乎見不到人為開發的痕跡,構成了動靜交融的南海漁港風光。
采寫、攝影(除署名外):南都記者伍世然 實習生荀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