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現:考古學學生研究了一個在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以東露天煤礦發現的猛犸像殘海考古學家說他們在這個地區發現至少5頭巨型長毛猛犸像的殘海

辛苦工作:費米拉孔考古公園負責人克拉奇(左)和考古學家同事們19日在塞爾維亞的一個露天煤礦挖掘一根長毛猛犸像牙。

猛犸像墓地:克拉奇(左)爬上科斯托拉茨煤礦的一個陡坡。他和同事們在這裡發現生活在幾萬年前的至少5頭猛犸像的殘海

收獲豐富:考古學家在一個靠近長毛猛犸像殘骸遺址的地方發現羅馬時代的墓穴。

關注:這些考古學家在挖掘數千年前滅絕的長毛猛犸像殘骸時意外發現羅馬時代的墓穴,於是專門拿出時間來進行挖掘工作。

龐大工作量:塞爾維亞考古學家邀請法國和德國同行前來相助,共同挖掘一個考古遺址的長毛猛犸像骨骼。他們預計這項艱巨任務要持續至少6個月。

歷史:電視節目《長毛猛犸像:冰河時代的秘密》展示了這種在約一萬年前大部分滅絕的巨獸的樣子。
6月25日消息,考古學家近日發現一個罕見的長毛猛犸像墓地,裡面至少有5頭巨型猛犸像殘海這些專家認為幾萬年前這種和現代大像有血緣關系的巨大動物生活在塞爾維亞地區。
上周他們在這個國家的首都貝爾格萊德以東的科斯托拉茨煤礦獲得這一重大考古發現,而且這是該地區首次發現長毛猛犸像。塞爾維亞考古研究所的米奧米爾-克拉奇表示該發現可能為了解冰河時代的巴爾干半島情況提供重要線索。他說:“世界各地有數百萬頭猛犸像殘骸,但被考古發現的卻很少。一個猛犸像墓地可能提供驚人信息,呈現出冰河時代這些地區的生物面貌。”
考古學家在一個下沉到地下約20米處的露天煤礦進行挖掘時意外發現了這些猛犸像殘海克拉奇表示這個猛犸像墓地在沙地上延伸了20多英畝。2009年,考古學家在同一地點發現一個保存完好的更古老猛犸像的骨骼。後來,這個雌猛犸的骨骼被命名為“維卡”,可追溯到100萬年前,屬於一個名為南方猛犸的少毛品種。
塞爾維亞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猛犸像專家桑加-阿拉布瑞奇表示,5月份發現的這些骨骼屬於長毛猛犸像,它們在約一萬年前滅絕。阿拉布瑞奇說:“這個發現令人關注,因為在一個地方發現那麼多猛犸像骨骼是非常罕見的。它們或許是由奔流的大水帶到那裡的。”
克拉奇表示,塞爾維亞考古學家已聯系法國和德國同行,邀請他們共同開展挖掘任務。他說:“需要至少6個月的大量工作,才能挖掘所有骨骼。”
考古學家1996年在塞爾維亞北部發現另一頭猛犸像骨骼。它屬於一頭生活在約50萬年前的雌猛犸像,現在已被匈牙利邊境附近城鎮基金達展出。(孝文)
華夏地理iPad雜志登陸App Store 全新的移動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