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貢中央郵局是胡志明市的地標,也是游客必來的景點。
第一次接觸越南,是在電影裡。
西貢便是杜拉斯的《情人》,河內則是陳英雄的《三輪車夫》。
真正到了越南後,才發現這裡就像一部放映機,許我回到屬於舊膠片裡的那個越南,那個綠色的、安靜的、散發著青木瓜味道的越南。
河內是一個適合懷舊的地方,整座城市充滿歷史古跡和兩三層樓高略帶法蘭西風味的民居,老城區又稱36行街,已有600多年歷史。
胡志明市寄張明信片
即便改名為了胡志明市,這個城市的街頭仍處處是舊時西貢的影子。人們也更習慣稱之為西貢。而歌劇《西貢小姐》和電影《情人》更是讓人對西貢的活色生香憧憬不已。


在西貢取景的電影裡,都會提到西貢中央郵局,在很多人的行程裡,寄一張明信片給自己是必修課。郵局建於19世紀末,由法國建築師設計,大廳內部裝飾華麗,圓頂極富古典氣息,這裡到處都是歐美游客,再加上建築的風格,讓人不免產生身在越南、卻仿佛親臨歐洲的感覺。龐大的郵局有3層,共幾十扇落地窗,正中懸一大鐘,周圍有繁復的雕花,粉橘的牆和墨綠的窗。內部的挑高和圓弧形穹窿類似教堂,大理石鋪地,牆上畫有古老的手繪地圖,如同中世紀的航海路線圖。中間區域兜售各種明信片,設有長條木桌椅,櫃台提供膠水、筆墨。當然正前方掛著的是胡志明爺爺,在這座法國人造的建築裡微笑著。雖然保留了郵政功能,但更像是個景點。兩旁的房間打通成了旅游紀念品雜貨鋪,自是琳琅滿目、粗糙艷麗。在大廳,你能找到不同產地、不同品牌、不同年代的相機。
幾乎全世界的文藝愛好者都彙聚在這裡,以相似的姿勢,寫一張明信片。將信投入郵筒的窄口子裡,是一個莊重的儀式。用充滿感情的手寫字取代冷冰冰的E-mail,也許一邊寫一邊還不小心在明信片上滴落了飲料,留下了真實而可愛的印記。大多數時候,美好和快捷是成反比的,經過了千山萬水和漫長的等待,這張明信片也因為距離和時間變得厚重。
河內光影交錯的城市
對越南的印像,多出自陳英雄的電影《三輪車夫》,另外有一部電影《戀戀三季》,裡面也有一個三輪車夫的故事。

在河內,坐人力車游街,是不可少的節目。整個河內都洋溢著一種舊時代的文藝氣質,像是在電影膠片上衝洗出的城市。遺存著很多奶黃的法式洋房,舊得那樣風韻,似乎建造它們就是為了變舊,隨時都會講一段紅顏往事。類似朱麗葉家的小圓鐵藝陽台被時間腐蝕,樹枝探過頭,抖落一地春意,細密的樹葉將影子畫在牆上。墨綠或豆沙紅的木百葉窗半掩著,幽靜地藏在綠陰深處。是否也有痴心少年攀爬,將玫瑰插在愛人發梢?若是晴天,陽光透進來,在木地板上投下一明一暗的影子,女人將烏黑的長發扎成低低的馬尾,穿一襲繡花綢睡袍,放一張法文唱片,哼著綿長的小曲,光腳站在木地板上,將十指細心塗上丹蔻。男人們在小而平凡的咖啡館裡,不談國事、不流連風月,只是看看景、聊聊她,然後去Cha Ca La Vong吃晚餐。
這家在河內無人不曉的百年老店非常低調,這是指餐廳的門面,瓦片頂、木門窗的老舊兩層小店,很容易錯過。通過狹窄的木樓梯,吱嘎作響。二樓擺開幾張木桌椅,坐滿了當地人,嘈雜、家常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Cha Ca La Vong又是高傲的,這是指菜單,只有一張塑封的紙,寫著“Grilled Fish,only one dish in our restaurant(我們餐館裡只有烤魚)”。Cha Ca(古法烤魚)在河內很出名,集中賣Cha Ca的那條路就叫Cha Ca路,而其中最出名的就是Cha Ca La Vong。鯉魚肉串經姜黃腌制、竹片包夾燒烤,放入油鍋置炭爐上;食客自行翻攪煎炸,酌添蔥、香茅、辣椒爆香,拌以粗米粉、魚露、蝦醬,這就是地道的河內市井美味。
在芽莊躺到天荒地老
芽莊人大概是世界上最喜歡戲海逐浪的。一年四季,芽莊的海灘邊總不缺當地人的身影。如果說下龍灣詮釋了大海的靜謐美態,那麼芽莊則讓人充分感受到大海的動感,而海灘,絕對能讓人一直躺到地老天荒。
芽莊四島游
越南芽莊的四島游是全芽莊旅店都可預訂的出海一日游,長年發團,人滿即走,一人6美元的價格很是低廉。碼頭離旅店有段距離,上船後等了許久,才陸陸續續來了人,船坐滿後出發。這個臨時組成的團幾乎是個聯合國,有中國人、澳大利亞人、美國人、意大利人,還有瑞典人,年輕的瑞典男子自稱在中國宜家工作,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甚至會幾句上海話和粵語。

船向大海深處開去,渾黃的海水逐漸染成清澈的藍,天的顏色比海略淺,高處的雲化作縷縷薄煙,更多的堆積在山頂,是用最輕柔的棉絮織成的層層裙擺的滾邊。島很小,走走停停繞一圈只需20分鐘,上面有個海洋博物館,當然不是免費的。
四個島離芽莊很近,風景一般,海水的透明度也無法與泰國小島相提並論。島雖乏善可陳,島上的植物卻叫人長了見識,一株樹上垂下長長的類似三角仙人掌的多肉植物,赫然吊著一只碧綠的火龍果,獨自攀爬小島邊緣的無人區,海水拍打著粗糲的岩石,稀疏的野草僅憑縫隙中的零星泥土生長。
想要游泳的話,得找一塊風平浪靜的海域,表層的海水帶著溫暖,越深越透著涼意。不敢游出太遠,怕有大魚來咬我的腳,但上船的時候,膝蓋卻被船邊掛著的輪胎上吸附的貝殼尖利、堅硬的刺劃傷。
船上還提供一頓豐盛的午餐和有十幾種熱帶水果的水果餐,將船上的座椅靠背放平,拼成一張大桌子,所有人圍坐一圈,船老大擺上冷面、蝦炒豆腐、炸春卷、蛋皮、炒空心菜、青香蕉、紅毛丹、西瓜、白飯和湯。在搖擺的船上,海水拌飯,海風下酒,真是讓人感嘆物超所值。
聽聽風看看海
即便不參加芽莊四島游,在這裡也絕對不會無聊。在所有的旅行攻略書上,芽莊都被定義為“海濱度假勝地”。1924年越南阮朝皇帝下詔興建的芽莊,一條名為“陳富路”的海濱大道,將市區、酒店、民房擋在了藍海銀灘之外,高挺的椰樹、棕櫚樹簇擁著陳富路與芽莊那闊大的公共海灘迎風招遙左邊是一棟棟三星、四星級的酒店,右邊是狹長的半月形海灣,遠處海上眾多的小島形成一道道天然屏障。綿長寬闊的公共海灘,海沙細而潔白,密密的椰樹、棕櫚樹演繹出一派濃郁的熱帶風情,樹蔭下是一座座酒吧。游人從酒店出來,走幾步便可投入大海暢游,累了可以坐在吧台上要一只椰子,沐浴著海風聽海。
在芽莊的最後一天哪裡也不去,只躺在沙灘上曬太陽。將身體深深埋入被陽光烤熱的沙中,耳畔是碧海濤聲,頭頂是蒼穹藍天。潮水慢慢漲了上來,浪花親吻著腳趾,便不斷向後退去,看原先躺過的地方被淹沒。
芽莊的海風也和別處不同,海風中含有豐富的礦物元素,能促進肌體的血液循環,所以到芽莊海灘旅游觀光的人很多。游客在海灘上就能品嘗到剛從海裡打撈上來的海鮮。
傍晚的沙灘,當地人漸漸多了起來。一群中學生嬉笑打鬧著,男生欺負喜歡的女生的伎倆全世界皆通;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在捉螃蟹,她細細尋找一個個蟹洞,挖下去便有蟹逃出,這種蟹不過紐扣大小,動作極其敏捷,不等你下手早已溜之大吉,往往要兩人互相配合,一個圍追,一個堵截,發現目標便撲上去,將有蟹的沙一把抓起,然而狡猾的蟹會在攤開手掌的一瞬間從指縫逃跑。

與下龍灣相比,芽莊的恬靜內斂漸漸受到更多游客的關注。
夕陽下的海是恬靜的,遠山黛青,天邊有淡淡的紅霞,雲亦是淡淡的,晚歸的漁船弄皺了一汪海水。海灘上,講求片刻放松的度假人士,正躺在沙灘椅上,享受“芽莊按摩”,一個小時,大概40元人民幣,伴著濤聲陣陣,緊繃的肌膚漸漸地松弛下去。所謂奢侈,也不過如此吧。
Tips
氣候
芽莊的氣候宜人,盛夏季節,平均溫度也不過28攝氏度,加上海風的調節,實在是好地方。
到達
上海浦東機場有班機直達河內,耗時2個半小時左右。河內也有越南國內航班直達胡志明市(西貢)。芽莊位於河內到胡志明市的Open Tour線路上,交通方便。從胡志明市前往芽莊,乘車大約需要6個小時,坐飛機只需50分鐘。上海浦東機場有班機直達芽莊機場,耗時3個小時左右。芽莊市內有眾多出租車,起步費約合人民幣3元。
特產
芽莊的特產是“風”。這裡的海風與別處的風不一樣,這是一種溫和的輕風,含有豐富的礦物元素,能促進肌體血液循環,從而使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美食
越南有狹長的海岸線,因此不要錯過又新鮮又便宜的海鮮,龍蝦、螃蟹、各類貝殼、海螺都十分美味,可讓旅店前台或出租車司機推薦飯店,當然別忘還價。此外,越南滴漏咖啡、春卷和米粉也別具特色。
島嶼
鳥島:島壁陡峭,全是黑石,周圍島腳有色彩豐富的珊瑚“林”,是潛水的好去處。
竹島:在芽莊以南7公裡,是芽莊最大的島,海灘浴場很美麗。
蠶鳥:靠近芽莊海灘。
苗島:有知原魚湖,養殖觀賞魚上百種,湖中為水榭,供客人休息、飲食。
勞島:距竹島12公裡,島主是5種猴子,會表演有趣的雜技節目,它們同人類很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