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斯懷亞,位於阿根廷的最南部,距離布宜諾斯艾利斯3000 多公裡,離南極半島大約1000 公裡,被稱為“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在夏季,這裡是阿根廷人避暑的勝地,也是許多歐美旅行者喜歡停留的地方,更是南極探險者的始發港口。這裡風速很快,也被稱為“風之大地”。
飛往世界最南的城市

清晨6 點半,趕往紐貝裡機場,這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國內機常晨光絢麗,灑在寬闊的拉普拉塔河上, 我開始了4 個小時的航程。白雲之下,是阿根廷楔子形的大地。從34 20’的首都,一直飛到南緯54 48’,從亞熱帶一直飛到南寒帶。空姐特地走過來,告訴我在右側看到的景色會比較美。我感激地換到了右側的座位上,舷窗外出現了綿延的冰峰,飛機開始傾斜,沿著一條海岸線飛翔,一座群峰環抱下的海邊小城漸漸清晰起來。烏斯懷亞到了。
火地島,仿佛是剛從海洋升到陸地

在進入市區之前,首先去火地島國家公園。這座公園建於1960 年,面積約為630 平方千米,西面屬於智利,南臨比格爾海峽。沿途有些高峻的群山,山的下部是深黛色的植被,上部是留有殘雪的陡峭山峰。這些屬於安第斯山脈的南端。雲層很低,快速地移動著,在山上留下不斷變幻的影子。
我在一處海灣前停留下來。海邊的礁石十分寬闊,上面殘留著棕黃色的苔蘚,顯示出一種古舊的年代感。沿著林間小道慢慢行走,十分幽靜,岩石上有幾棵倒伏的樹干,可以想像到在冬季這裡嚴酷的環境。許多樹枝上都掛著一團淡綠色或橘黃色的植物,毛絨絨的,仿佛是苔蘚一類的植物。那些植物仿佛剛從海洋升到陸地,有著寒帶植物特有的夢幻氣息。
深入到羅卡湖畔。幾只黑頸天鵝在水中游弋,在岸邊的草叢中,一只法國兔子在覓食。我可以看到它晶亮的眼睛。沿著比格爾海峽行走,沿海的山坡露出灰白和赭黃的顏色,仿佛是來自一個古老的地質年代。海中露出的一小塊塊的陸地上,也是一種蒼勁的色調。而岸邊的草叢很深,一些灰紅相隔的灰雁,還有些黑白花紋的灰雁,在午後的陽光裡漫步覓食,它們的眼睛都在警覺地看到我們。
在海邊,還矗立著一個巨大的木制裡程碑,上面表明這是阿根廷國道3 號線的南部終點。
烏斯懷亞的暖意

站在烏斯懷亞的碼頭,遠遠望見,街上不少房屋塗得五顏六色的,使這個小城在海水和遠處的雪峰之間,顯得更加迷人。
沿著拉塞雷街的上坡路,拐進了聖馬丁大街(Avenida San Martin)。下午時分,不寬的街上擠滿了背著背包的旅行者,一派繁華的景像。
沿街的工藝品店裡陳列著當地特色玉雕,利用各種玉石本身的顏色和肌理效果,做成不同的作品,如黑色玉石做成的巴布亞企鵝,用一小塊粉色的玉石做成了企鵝的嘴,活脫脫的一群巴布亞企鵝,就出現了。在旁邊的櫃子裡,用粉色花紋雕刻的探戈舞者,也形神兼備。這些雕塑的價格都不便宜,最小的一只企鵝也要好幾百美元。
沿著聖馬丁大街往西漫步,沿街有不少服裝店和戶外用品店,再往西走,則是一個尖頂教堂,行人漸漸稀少了,街邊的牆上有不少塗鴉,上面有黑蛇繞頭的孩子,有撫琴吟唱的流浪歌手,還有神情不屈的土著老人,充滿著拉美魔幻主義的風格。

烏斯懷亞的常駐人口約50,000 人,是阿根廷火地島省的首府所在地。位於火地島的東部海岸,四周被群山環繞,往南可以眺望到比格爾海峽,這個海峽的名字來源於達爾文科學考察時所乘坐的船名“比格爾”號。
而烏斯懷亞的名字來源於當地土著Yamana語言,意思是“流向西方的海灣”。Yamana族人在此生存超過了8000 年,主要靠捕殺海豹和海獅為生。他們靠著使用弩炮的其他部落而居。19 世紀,歐洲殖民者開始在這裡定居,建立起養羊和養牛常1872 年,這裡才誕生了第一批“白種火地島人”。
從1896 年起,囚徒被長途押送到這裡,1920 年,這裡修建監獄。在20 世紀前半葉的大部分時間,這個小城以關押重刑犯的監獄而聞名,因為這裡是如此遙遠,以至於逃跑成為了不可能的任務。而現在,這裡成為了前往南極和巴塔哥尼亞旅游的門戶。
去機場的時間還早,在街上信步而行。發現臨街有一個小巧的花園,最靠外面的花壇裡,有著不少株紅色的花,迎風而立,那種紅色極其鮮艷而嫵媚,有著一種誘人至深的氣息,那就是罌粟。往裡面走,分別是翠菊、刺槐、魯冰花的區域,此外還有不少的草莓和覆盆子。山坡草坪上,盛開著紫色的魯冰花,洋溢著蓬勃的自然氣息,暖意融融。

Tips :
1. 簽證:需辦理阿根廷簽證。辦理阿簽需公證和領事認證。
2.航班:從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到烏斯懷亞,夏季一般每天有一個航班,冬季減少。飛行時間約3個半小時。
3.最佳旅行季節:烏斯懷亞夏季的平均溫度約為9 C,冬季為1 C。最佳的旅行季節為11月到次年5 月之間。
4.購物:烏斯懷亞的聖馬丁大街是當地的主要商業街,皮具值得一看,有些當地制作的挎包,上等棕色牛皮,價格在200 美元左右。
5. 兌換:按照目前的彙價,1歐元約可換5.7 阿根廷比索,1美元約可換4 .0阿根廷比索。
6. 時差:比晚11 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