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5日,一名工作人員將揚子鱷放入籠子中,准備參加放歸儀式。新華社記者 徐昱攝

4月15日,在揚子鱷放歸自然儀式上大批揚子鱷被放歸到野外實驗區。新華社記者 徐昱攝

4月15日,在揚子鱷放歸自然儀式上大批揚子鱷被放歸到野外實驗區。新華社記者 徐昱攝

4月15日,剛放歸的一條揚子鱷初現野性。新華社記者 徐昱攝
當日,浙江省長興縣揚子鱷自然保護區舉行省內首次大規模揚子鱷放歸野外的活動,本次放歸活動為國家林業局批准的“浙江省揚子鱷放歸自然建設項目”,共有120條揚子鱷被放歸到長興揚子鱷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該實驗區為占地400畝左右的濕地,濕地內魚蝦等食物比較充足。當月是浙江2012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月,放歸揚子鱷也是為了該種群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通過放歸,可以保護其自然屬性。”相關專家解釋說,“如果揚子鱷長期處在一個小環境裡,近親繁殖,該種群容易退化;該種群也就很難延續下去。”
具有“活化石”之稱的揚子鱷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中國特有珍稀瀕危物種。揚子鱷原來廣泛分布於長江中下游地區,但因自然環境的變遷和人類活動的干擾,野外的棲息地逐步萎縮。到了上世紀70年代末,野外的揚子鱷種群數量銳減,瀕臨滅絕。為了保護這一古老物種,1979年,長興縣開始建立浙江揚子鱷自然保護區。通過30多年的發展,該保護區揚子鱷種群數量已經超過3000條。本次野外放歸120條揚子鱷,並進行科學監測是揚子鱷種群保護的第一步;第二步是要在浙江境內尋找到一個遠離人群的地方,逐漸擴大揚子鱷野外放歸的面積和數量,逐步恢復到上個世紀上半期的自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