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山村“赤腳”醫生的40載行醫路

人文地理

導讀 鄉村醫生魏榮壽在電話接診(4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 在福建省建甌市東游鎮東際村,有一位遠近聞名的“赤腳”醫生,40年來風雨無阻,為鄉親送醫送藥。他就是59歲的鄉村醫生魏榮壽。東際村地處閩北偏僻山區,全村10個自然村散落在方圓幾十公裡的山腰上,山高路陡,交通不便。但不管路有多遠,只要一個口信或一個電話,魏榮壽就會背起藥箱出診。 40年來� ...

鄉村醫生魏榮壽在電話接診(4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

在福建省建甌市東游鎮東際村,有一位遠近聞名的“赤腳”醫生,40年來風雨無阻,為鄉親送醫送藥。他就是59歲的鄉村醫生魏榮壽。東際村地處閩北偏僻山區,全村10個自然村散落在方圓幾十公裡的山腰上,山高路陡,交通不便。但不管路有多遠,只要一個口信或一個電話,魏榮壽就會背起藥箱出診。

40年來,他記不清出過多少次診,也數不清走了多少山路。 40年前,魏榮壽初中畢業後在家務農。看到家鄉缺醫少藥,鄉親要走40多公裡山路到鄉鎮醫院看病,來回一趟至少要花一天時間,他暗下決心當一名鄉醫。

19歲那年,他拜師學醫,邊自學邊求師,參加醫療培訓班,到當地衛校進修學習,一步一步走上了鄉村行醫之路。經過多年的學習實踐,魏榮壽掌握了一套獨特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法。為了縮短路上的時間,他買了一輛三輪摩托,提高工作效率,為病人爭取治療時間。

魏榮壽行醫以來,考慮更多的是患者利益。出診不管走了多遠的路,花了多少時間,他從不多收病人一分錢,能用便宜的藥,絕不用貴的,遇到家庭困難的患者他分文不齲只要不是大病急病,他都給病人用一些普通藥品。年近六旬的魏榮壽說:“這裡的鄉親都不富裕,掙錢不是我的目的,救死扶傷才是我的責任。”

鄉村醫生魏榮壽(右)在為來自鄰鄉——水源鄉橫路村的高血壓患者、81歲的肖玉釵(中)老人治療(4月6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

鄉村醫生魏榮壽(右一)在東游鎮裡洋壟自然村出診時向村民講解季節性多發病防治常識(4月6日攝)。 張國俊 攝

鄉村醫生魏榮壽在東游鎮初裡自然村出診(4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

鄉村醫生魏榮壽(左)在東游鎮裡洋壟自然村指導村民使用草藥治療常見病(4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

鄉村醫生魏榮壽(右一)在東際村醫療室為患者配藥(4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

鄉村醫生魏榮壽(右)和妻子一起喂雞(4月6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

東游鎮初裡自然村患者家屬在村頭迎接開著三輪摩托上門服務的魏榮壽醫生(左)(4月6日攝)。張國俊 攝

鄉村醫生魏榮壽行走在出診的山路上(4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


精選文章: 人文地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