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保護修繕勘察設計啟動 將重現明代“邊牆”

文化

導讀 十三陵鎮上口村村民劉蓮蓉家的後院,就有一堵100多米的“邊牆”,已經殘破不堪。楊波攝 本報通訊員 楊波 記者 王海燕 昨天,記者從昌平十三陵特區辦事處了解到,十三陵陵區“邊牆”保護修繕的勘察設計工作已經啟動。歷史上,環繞在十三座陵寢外圍的“邊牆”有望重現,這也為今後景區實現封閉化管理打下了基矗 “邊牆”曾用於軍事防御 據十三陵特區明代帝陵研� ...

十三陵鎮上口村村民劉蓮蓉家的後院,就有一堵100多米的“邊牆”,已經殘破不堪。楊波攝

本報通訊員 楊波 記者 王海燕

昨天,記者從昌平十三陵特區辦事處了解到,十三陵陵區“邊牆”保護修繕的勘察設計工作已經啟動。歷史上,環繞在十三座陵寢外圍的“邊牆”有望重現,這也為今後景區實現封閉化管理打下了基矗

“邊牆”曾用於軍事防御

據十三陵特區明代帝陵研究會會長胡漢生介紹,明十三陵位於昌平區天壽山腳下,方圓80平方公裡,是一個完整的陵區,陵區的外圍原本有一圈“邊牆”,將13座陵寢環抱在其中。

“邊牆”由“兩門”、“十口”連綴而成。“兩門”即是大紅門、小紅門;“十口”分別是灰嶺口、賢莊口、錐石口、雁子口、德勝口、老君堂口、西山口、榨子口、東山口和中山口。“兩座山間的山谷地帶稱之為‘口’,每一個口要麼是水關(泄洪口),要麼就是交通要道。”胡漢生介紹。

大多數山口及“邊牆”都是在明朝嘉靖年間修建的。“當時邊事吃緊,明王朝為了保護陵寢的安全,在陵區外修築了邊牆。”

明朝時期,陵寢“邊牆”戒備森嚴。皇陵由專職的守陵太監看守,閑雜人等,包括守陵的百姓在內,不得跨入邊牆內一步。到了清朝以後,守陵人才被允許搬到邊牆內居住,各陵寢周圍才漸漸出現了村莊。

村民後院可見“邊牆”遺跡

經過數百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如今,“邊牆”大部分已經坍塌,但仍能找到殘存的遺跡。

十三陵鎮上口村村民劉蓮蓉家的後院,就正對著一堵“邊牆”。從她家陽台上望去,這堵“邊牆”由大小不一的石塊堆砌而成,一直蜿蜒至半山腰,山腰盡頭有一些條石,還能讓人略略看出點古城牆的影子。

“我小時候,這面牆有三四百米長,現在,斷斷續續的也就剩100多米了。”劉蓮蓉告訴記者,“上口村的人都知道這面牆是明十三陵的後院牆,以前不只有牆,還有一個和長陵陵宮一樣的城門。”

而記者所見到的“邊牆”也不是當年“邊牆”的真實模樣,“過去,牆外頭都包著大條石,現在很多都已經沒有了。”

由於年久失修,“邊牆”正一點點地從人們的眼前消失。“十幾年前,我到‘中山口’去踏勘,當時有些條石還在,可現在再去看,就找不到了,好些被雨水衝下山了。”胡漢生說,保護“邊牆”,迫在眉睫。“從文物保護的角度來講,修‘邊牆’是非常必要的。現在還有遺址呢,再過幾年,也許遺址就沒了,這得是多大的損失1

修繕,“不改變文物原狀”

十三陵特區辦事處副主任高小華告訴記者,作為十三陵文物修繕計劃的一部分,“邊牆”的保護修繕今年正式提上日程。

“按照我們的初步想法,‘邊牆’的保護修繕將分期進行。先考慮對十三陵南部的門戶區進行修繕。”高小華介紹,所謂門戶區,就是以大紅門為中心點,向東延至中山口、東山口,向西延至榨子口、西山口區域。

“邊牆”修繕遵循“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反復踏勘、設計,找尋遺跡,在原來的“邊牆”遺跡上進行保護修繕。“明朝時什麼樣,現在就修成什麼樣,實在找不到遺跡,缺少歷史根據的,就不恢復。”

“邊牆”的修繕,將部分再現明朝的歷史風貌,但完全恢復已經幾乎不可能。“舉個簡單的例子,明朝建‘東山口’邊牆時,建了兩個敵樓,一個是東敵樓、一個是西敵樓,東敵樓的位置是現在的十三陵水庫陳列館,西敵樓的位置是十三陵水庫大壩頭。現在要恢復,肯定不現實。”胡漢生說。

恢復“邊牆”,陵區將封閉管理

“邊牆”到底有多長?其中又有多少段可以修復?高小華表示,這要經過反復踏勘才能確定。“‘邊牆’其實並非一圈兒全是牆,它和長城一樣,依山而設險,到了山峰頂端比較陡峭的懸崖地帶,以山代牆,也就沒有‘邊牆’了。”至於什麼地方可以修,什麼地方沒法兒修,根據最後的踏勘結果來確定。

高小華介紹,十三陵陵區“邊牆”保護修繕的勘察設計工作目前已經啟動,在有條件的地方,“邊牆”將逐步恢復。

據了解,“邊牆”修繕將對明十三陵實行封閉管理起到關鍵作用。按照昌平區的旅游發展規劃,今後明十三陵景區將采取封閉管理的模式,禁止旅游車輛進入核心區,利用環保擺渡車接送游客進出,加大對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恢復‘邊牆’將是封閉化管理的一項重要舉措。”


精選文章: 文化

評論